时间: 2025-05-03 16:0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6:44
原文展示:
初到舒州 赵蕃 〔宋代〕
承平非不久,淮地只凋疎。 负贩资安郡,蒿莱塞旧闾。 近江犹若此,穷徼复何如。 可议轻征战,仍闻急转输。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虽然国家承平,但淮地的景象却只是凋敝稀疏。 背负货物贩卖以资助安定的郡县,蒿草和莱草堵塞了旧时的里巷。 靠近江边的地方尚且如此,偏远的边疆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可以议论的是,应该减少征战,但仍然听到紧急的转运物资的消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作于赵蕃初到舒州(今安徽安庆)时,通过对当地凋敝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困苦。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宋代中后期,由于连年战乱和赋税繁重,导致地方经济凋敝,民生困苦。赵蕃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舒州凋敝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宋代中后期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困苦。诗中“承平非不久,淮地只凋疎”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长期太平的肯定,又暗含了对地方凋敝的忧虑。“负贩资安郡,蒿莱塞旧闾”进一步以具体的景象,展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城市的荒凉。最后两句“可议轻征战,仍闻急转输”则直接表达了对减轻战事和转运物资的迫切希望,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舒州凋敝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宋代中后期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减轻战事和转运物资的迫切希望,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承平非不久”指的是什么? A. 国家长期太平 B. 地方长期太平 C. 国家长期战乱 D. 地方长期战乱
“负贩资安郡”中的“负贩”是什么意思? A. 背负货物贩卖 B. 背负重担 C. 背负债务 D. 背负罪责
诗中“蒿莱塞旧闾”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城市的繁华 B. 城市的荒凉 C. 城市的安宁 D. 城市的混乱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