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行田间书事三首

《晚行田间书事三首》

时间: 2025-04-30 05:16:22

诗句

我生饱识田家趣,只坐无田归计迟。

纵是无田慵可得,莫将画饼欲充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22

原文展示: 晚行田间书事三首 赵蕃 〔宋代〕 我生饱识田家趣,只坐无田归计迟。 纵是无田慵可得,莫将画饼欲充饥。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生饱览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只是因为无田可耕,归乡的计划一再拖延。 即使真的没有田地,我也懒得去争取,不要把虚幻的画饼当作充饥之物。

注释:

  • 饱识:充分了解,深刻体验。
  • 田家趣:田园生活的乐趣。
  • 只坐:只是因为。
  • 无田:没有田地。
  • 归计:回家的计划。
  • 慵:懒散,不愿意。
  • 画饼:比喻虚幻不实的东西。
  • 充饥:解决饥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南宋诗人。他的诗多写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因无田可耕而无法实现归乡计划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漂泊在外时所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在南宋时期,许多文人因政治动荡或个人原因,无法回归故乡,这种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常有体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首句“我生饱识田家趣”直接点明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熟悉,而“只坐无田归计迟”则透露出因无田可耕而无法实现归乡计划的无奈。后两句“纵是无田慵可得,莫将画饼欲充饥”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接受和对虚幻希望的拒绝,体现了作者的清醒和超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生饱识田家趣”:作者自述一生饱览了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熟悉。
  2. “只坐无田归计迟”:指出无法归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田地,归乡的计划一再拖延。
  3. “纵是无田慵可得”:即使真的没有田地,作者也懒得去争取,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接受。
  4. “莫将画饼欲充饥”:告诫自己不要把虚幻的画饼当作充饥之物,体现了作者的清醒和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画饼”比喻虚幻不实的东西,用以形容那些无法实现的希望或计划。
  • 对仗:“我生饱识田家趣”与“只坐无田归计迟”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虚幻希望的拒绝。通过对比田园生活的美好和现实的困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家趣:田园生活的乐趣,象征着宁静、自然和满足。
  • 画饼:虚幻不实的东西,象征着无法实现的希望或计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画饼”比喻什么? A. 真实的田地 B. 虚幻的希望 C. 充饥的食物 D. 田园生活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B. 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C. 对虚幻希望的拒绝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宋代
  2. B. 虚幻的希望
  3. D. 以上都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晚行田间书事三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虚幻希望的拒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是研究田园诗的重要参考书目。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使封闽王归京洛 御命归乡,蒙赐锦衣 文明殿受册封闽王 寄舍弟承裕员外 题景祥院 访建阳马驿僧亚齐 万寿寺牡丹 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饯别 书斋谩兴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善若惊 病字头的字 掀风鼓浪 催生礼 狼毒 包含乖的词语有哪些 马说 朝参暮礼 崟崎磊落 干字旁的字 以身试祸 方法 士字旁的字 动轮 口字旁的字 包含歹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恍的成语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