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铨舍后轩

《铨舍后轩》

时间: 2025-05-04 01:37:09

诗句

秋栏疏索水荭花,坐见花边日向斜。

莫问幽人超世诀,即心无累是仙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7:09

原文展示:

铨舍后轩 蔡襄 〔宋代〕 秋栏疏索水荭花,坐见花边日向斜。 莫问幽人超世诀,即心无累是仙家。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栏杆旁,水荭花稀疏地开着,我坐着看到花边的太阳渐渐西斜。 不要问隐士超脱世俗的秘诀,内心无牵无挂便是仙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疏索:稀疏。
  • 水荭花:一种水生植物的花。
  • 幽人:隐士。
  • 超世诀:超脱世俗的方法。
  • 即心无累:内心没有负担。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或闲暇之时,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午后,作者坐在后轩,观赏着水荭花,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从而引发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水荭花为背景,通过“疏索”和“日向斜”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的后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内心无牵无挂便是仙境,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秋栏疏索水荭花”,描绘了秋日栏杆旁稀疏的水荭花,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日景象。
  • 第二句“坐见花边日向斜”,通过“坐见”和“日向斜”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作者的闲适。
  • 第三句“莫问幽人超世诀”,劝诫人们不要问隐士超脱世俗的秘诀,暗示了隐逸生活的神秘和超然。
  • 第四句“即心无累是仙家”,直接表达了内心无牵无挂便是仙境的观点,强调了心灵自由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水荭花”和“日向斜”的描绘,比喻了秋日的萧瑟和时间的流逝。
  • 对仗:诗中的“疏索”和“向斜”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认为内心无牵无挂便是仙境,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荭花:象征着秋日的萧瑟和生命的短暂。
  • 日向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水荭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日的萧瑟 C. 夏日的繁盛 D. 冬日的寂静

  2. 诗的最后一句“即心无累是仙家”表达了什么观点? A. 追求物质享受 B. 追求心灵自由 C. 追求社会地位 D. 追求权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对比:

  • 蔡襄的《铨舍后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蔡襄的诗更强调内心的自由,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旧游 忆旧游 忆旧游 忆旧游 过兖州感怀王善香观察 忆旧游 忆旧游·与元珍别二年矣,顷读新词,倚声奉和 忆旧游·次予昕韵,题其燹余回忆词卷 忆旧游 忆旧游 九月十八日独游惠麓,寄畅园 忆旧游 讯港中岁晏花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咽结尾的成语 通话 齿字旁的字 包含腰的成语 和氏 局高天,蹐厚地 白字旁的字 谆切 歹字旁的字 包含花的词语有哪些 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避难逃灾 凄艳 饿虎逢羊 绣球 犬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遂非文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