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

《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

时间: 2025-07-29 08:18:02

诗句

山前溪上最宜春,千树夭桃一雨新。

争得扁舟随水去,乱花深处问秦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18:02

原文展示:

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 蔡襄 〔宋代〕

山前溪上最宜春, 千树夭桃一雨新。 争得扁舟随水去, 乱花深处问秦人。

白话文翻译:

在山前的溪边,春天最为适宜, 千树桃花在一场春雨后显得格外新鲜。 我多么希望能乘着小船随着水流而去, 在繁花深处寻找那些传说中的秦人。

注释:

  • 夭桃: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 扁舟:小船。
  • 秦人:这里可能指传说中的桃花源中的居民,桃花源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个理想化的隐居地,居民据说是秦朝时期避乱的遗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法亦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前溪边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蔡襄游历或居住在福昌院附近时所作,福昌院的具体位置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山前溪边为背景,描绘了千树桃花在春雨后的新鲜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争得扁舟随水去”一句,展现了作者渴望逃离尘世,随波逐流,寻找心灵归宿的愿望。而“乱花深处问秦人”则暗示了对传说中桃花源的向往,那里是避世隐居的理想之地。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切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山前溪上最宜春”,直接点明了春天是山前溪边最美的季节,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 第二句“千树夭桃一雨新”,用“夭桃”形容桃花的盛开,加上“一雨新”,强调了春雨后桃花的清新和生机。
  • 第三句“争得扁舟随水去”,表达了作者渴望随波逐流,远离尘嚣的愿望。
  • 第四句“乱花深处问秦人”,以“乱花深处”形容繁花盛开的地方,而“问秦人”则是对桃花源传说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夭桃”比喻桃花的盛开,形象生动。
  • 拟人:“争得”赋予了扁舟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千树夭桃”与“一雨新”,“争得扁舟”与“乱花深处”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切情感,以及对逃离尘世,寻找心灵归宿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夭桃”、“扁舟”、“乱花”、“秦人”。
  • “夭桃”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丽,“扁舟”象征着自由和隐逸,“乱花”象征着繁盛和隐秘,“秦人”象征着传说中的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夭桃”指的是什么? A. 桃树 B. 桃花 C. 桃子
  2. 作者希望乘着什么随水而去? A. 大船 B. 扁舟 C. 木筏
  3. “乱花深处问秦人”中的“秦人”指的是什么? A. 秦朝的人 B. 桃花源的居民 C. 隐士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隐居地,与诗中的“问秦人”有相似的隐逸主题。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蔡襄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包含了陶渊明的多篇作品,特别是《桃花源记》,可以深入了解桃花源的传说。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正乐府十篇。路臣恨 茶中杂咏。茶鼎 汴河怀古二首 苦雨杂言寄鲁望 奉和鲁望新夏东郊闲泛 五贶诗。诃陵樽 襄阳闲居与友生夜会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 其一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罱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派的成语 幺幺小丑 甲基橙试剂 应开头的成语 不眠之夜 桑皮纸 耳字旁的字 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守土有责 彐字旁的字 要么 穴宝盖的字 采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贿赂公行 拯赎 狗急跳墙 中风狂走 包含司的词语有哪些 装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