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9:00
雨夜西堂独宿
华屋非所安,忆我三间茅。
闭关傲初寒,坐听风雨交。
灯火微黯淡,松篁杂萧梢。
一枝寄宿鸟,自许无倾巢。
我非乘桴翁,讵敢辞系匏。
朅来亦何事,大似从僧包。
忽闻报严更,鼓钟乱钲铙。
慨然念故栖,此地宁久抛。
君知芥舟微,但可浮杯坳。
去矣无更疑,作诗聊自嘲。
在华丽的房屋里并不能让我安心,我怀念那三间茅屋。
闭门独自傲然面对初秋的寒冷,静坐在这里听风雨交加。
灯光微微暗淡,松林竹子在风中摇曳。
一只小鸟栖息在树枝上,自许无牵无挂。
我不是乘风破浪的渔翁,怎敢轻言辞去这里的安逸。
近日来又为何事,似乎像是从僧包里走出来的。
忽然听到报时的鼓声,钟声和铙声交错混乱。
我不禁感慨往日的栖息之地,这里难道真的要久置不理?
你知道小舟微小,只能在水面上浮浮沉沉。
去吧,再无疑虑,作诗聊以自嘲。
作者介绍:叶梦得,字茂韶,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及文人。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诗人独自一人在雨夜中,身处华丽而不安的环境,思念过去简单的生活,反映了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雨夜西堂独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华丽的屋子里,诗人却感到不安,怀念那简陋的三间茅屋,这种对比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冲突。闭关独坐,听风雨声,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幽的氛围。诗中的“寄宿鸟”象征了自由与无拘无束,而“乘桴翁”的提及,则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妥协。
在诗的后半部分,随着鼓声和钟声的响起,诗人感慨故乡的美好,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反省,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体现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怀念的是什么样的居所?
A. 华丽的房屋
B. 三间茅屋
C. 竹屋
诗中提到的“寄宿鸟”象征什么?
A. 无拘无束的生活
B. 家庭的安稳
C. 忧伤的心情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满意与快乐
B. 无奈与反思
C. 逃避与消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