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3:49
千年石头城,突兀真虎踞。
苍茫劫火馀,尚复留故处。
大江转洪涛,腾踏不可御。
空城寂寞潮,日暮独东去。
登临欲吊古,俯视极千虑。
吾儿勇过我,蓐食穿沮洳。
谓言抚中原,未暇论割据。
功名亦何人,我老聊自恕。
他年报国心,或可借前箸。
无为笑颓然,已饱安用饫。
这首诗描绘了千年古城的壮丽与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中的石头城巍然屹立,犹如猛虎;虽历经劫火,仍旧保留着昔日的模样。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令人无法抵挡。夜幕降临,空城显得格外寂寞,诗人独自向东而去。他在高处眺望,思绪万千,回忆起往事。诗人感叹自己的儿子勇气超越自己,而自己却在岁月中逐渐老去,内心惶惶。尽管心中有报国之志,然而现实却让他无暇顾及政事。功名成就又有何人能问?他只能自我宽恕。未来若有机会报效国家,或许能借用他人的力量。他不禁笑对人生,已然心满意足。
叶梦得(1070年-1145年),字惟贞,号香山,晚号石庵,江苏常熟人。作为宋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常借古喻今,情感深邃。他的诗作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
《雨夜与模论中原旦起模与徐惇济》的创作背景与时代息息相关。宋代正值国家的动荡与变革,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索。诗中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抱负的反思,情感真挚而深刻。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较为自由的韵律,情感上则交织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开篇的“千年石头城”便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紧接着通过“劫火余”的描绘,展现了城市在历史风雨中的坚韧与不屈。大江的“洪涛”和“不可御”则进一步强化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体现了人在历史与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诗中有对“空城寂寞潮”的描写,充满了孤独感,而“日暮独东去”则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考。对“吾儿”的提及,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与责任感,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与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忧伤转向释然,最后以“无为笑颓然”结束,既是对人生的自我宽恕,也是对未来的淡然态度。这种情感的转变让整首诗更具深度,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智慧。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沉重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感悟。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与对人生的释然,传达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石头城”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历史的坚韧
C. 兵器的坚固
D. 自然的美丽
“吾儿勇过我”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什么期待?
A. 希望儿子成就更大
B. 希望儿子回家
C. 希望儿子安稳
D. 希望儿子有更多财富
“无为笑颓然”的意思是?
A. 对人生的无奈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历史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