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16
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苏轼 〔宋代〕
将军破赋自草檄,
论诗说剑俱第一。
彭城老守本虚名,
识字劣能欺项籍。
风流别驾贵公子,
欲把笙歌暖锋镝。
红旆朝开猛士噪,
翠帷暮卷佳人出。
东堂醉卧呼不起,
啼鸟落花春寂寂。
试教长笛傍耳根,
一声吹裂阶前石。
将军破赋自己写檄文,
论诗论剑都是第一流。
彭城的老守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识字能力差得可以欺骗项籍。
风流倜傥的贵公子,
想要用笙歌来温暖锋利的箭镞。
红旗在早晨展开,猛士们喧哗,
翠帷在傍晚卷起,佳人走出。
我在东堂醉卧却叫不醒,
啼鸟落花,春天显得寂寂无声。
试着教长笛在耳根旁,
一声吹得石阶前裂开。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这首诗是在苏轼与友人傅国博家会饮时所作,展现了他与友人间的欢聚和对话。诗中融合了对高人、名士的讽刺与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体现了苏轼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这首诗透过苏轼的笔触,展现了他对文人生活的思考与对历史人物的评议,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开头几句提到将军和彭城老守,似乎在表明文人与武将的地位,以及文人虽才华横溢却可能在名声上被虚名所困。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红旆和翠帷让人联想到繁华的宴会和美丽的女子,表现出一种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哀怨,东堂中的醉卧与啼鸟落花的描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在热闹的表象下,藏着的是对生命的思索与对友情的渴望。最后一句“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阶前石”,通过音乐的力量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似乎在呼唤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坚持。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文人风采的赞美与对虚名的批判,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将军”指代什么?
“红旆朝开猛士噪”中的“红旆”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彭城老守”有何象征意义?
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与苏轼的《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两者均表现了饮酒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的气概,而苏轼则在豪放中融入了对社会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