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5:36
矮檠矻初年,细字窘晚节。
天怜蠹书障,神授鸿宝诀。
金葩凉而严,丹宝温以烈。
两囊贮风露,半簪藉霜雪。
芬透顶左宁右页爽,清祛脑脂热。
梦魂寥廓远,宇观沆瀣澈。
云开月更朗,电掣岩欲裂。
术妙刮膜金,功过刳蟆铁。
聱牙读楚诅,琐尾窥越绝。
不忧幻景侵,且喜翳根灭。
颂花醉春温,餐英饱秋洁。
涂屋兆蕃硕,饮潭进耆耋。
况兹芳泽聚,尽洗空华结。
夜气存虚明,天光发昭晰。
须弥能微尘,渤澥或丘垤。
不直一笑粲,已判双眦决。
在矮桌边,孤独的年轻时光里,细微的文字让我感到窘迫与无奈。上天怜悯那些被虫蛀的书本,赐予我神秘的鸿宝秘法。金色的花瓣清凉而严肃,红色的宝物温暖而热烈。两个口袋装满了风露,半根簪子夹着霜雪。芬芳透过书页的顶端,清新的气息去除我脑中的热气。梦境和灵魂在辽阔的空间中游荡,宇宙的景象清澈明朗。云层散开,月光更加明亮,闪电划过岩石,仿佛要撕裂它。精妙的技艺将金膜刮去,功过则是刳去蛤蟆的铁。艰难地阅读楚国的诅咒,微小的尾巴窥视越国的绝境。我不忧虑幻景的侵袭,反而庆幸遮蔽的根源已灭绝。颂扬花儿醉人的春天,品尝花蜜饱含的秋天之洁。涂抹的房屋预示着丰硕的收成,悠然饮水于潭中,享受老年人的智慧。况且如今芳香的滋润汇聚,尽情洗净空洞的华丽结局。夜晚的气息中存有虚明,天光透出清晰的亮丽。即使须弥山能化为微尘,渤海或许也会变为丘垤。并非只是微微一笑已足够,眼角的泪水已然分开。
洪咨夔,字云卿,号澄江,南宋诗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常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椒菊枕》创作于洪咨夔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书籍、知识以及生命的深刻感悟。诗中融入了个人的经历与哲思,展示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椒菊枕》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岁月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绘矮檠与细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省与无奈。随后的句子则转向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示了诗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共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金葩与丹宝的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更隐喻了人生的多元与复杂。诗人在描绘梦境与现实交错的同时,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在“云开月更朗,电掣岩欲裂”一句中,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使得诗的情感更加饱满,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最后,诗的尾声通过“夜气存虚明,天光发昭晰”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体现了洪咨夔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种对知识、自然与人生的深入理解,使得《椒菊枕》成为一首极具哲理与美感的诗作。
整首诗主要围绕对知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椒菊枕》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洪咨夔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金葩”象征什么?
A. 知识
B. 美好与冷静
C. 烦恼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对时间的追忆
B. 对知识、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