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6:11
淅沥松厅夜,空山一样声。
冰霜元自劲,水月更添清。
衾薄难留梦,窗虚易得明。
庭乌催奏墨,未晓已先鸣。
在淅沥的松树林中,夜晚的声音如同空山的回响。
冰霜本自坚韧,水中月光更显清澈。
薄薄的被褥难以留住梦,窗外的虚空容易映出明亮。
庭院的乌鸦催促着夜的降临,未到黎明便开始鸣叫。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怀之,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体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台中听雪》创作于诗人游历台中时,正值寒冬,夜晚听雪声,产生了对于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这种感悟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的思考。
洪咨夔的《台中听雪》是一首充满意境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夜晚的松树林与冰霜、月亮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开头两句,“淅沥松厅夜,空山一样声”,通过声音的描写,引人入胜,仿佛让人置身于这静谧的夜晚。接下来的两句提到“冰霜元自劲,水月更添清”,进一步深化了夜的寒冷与清澈的意境,水和月的映衬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衾薄难留梦,窗虚易得明”则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薄薄的被褥无法留住梦,表明梦境的短暂与现实的清晰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与思考中的挣扎。最后两句,庭院中的乌鸦催促着夜晚的结束,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规律,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以清冷的自然景象为背景,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梦境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探讨了人类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哲理的深邃。
诗中提到的“空山一样声”指的是什么?
A. 夜晚的宁静
B. 太阳的声音
C. 人的歌唱
“衾薄难留梦”中“衾”指的是什么?
A. 被子
B. 衣服
C. 床
诗中乌鸦的鸣叫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秋天的结束
C. 时间的流逝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宁静与隐逸的主题,与洪咨夔的《台中听雪》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更强调孤独感和内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