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1:39
汉宫春 春闺
作者: 周贻繁 〔清代〕
花信风柔,向碧纱深处,吹展双眉。
明妆已罢翠箔,犹自低垂。
何因不卷,奈轻寒尚把人欺。
合寄语窥帘燕子,衔泥缓著些归。
刚是画楼初下,看楼头嫩柳,媚眼生姿。
多情一阑秀色,粉艳纷披。
飘扬点缀,有蘧蘧戏蝶交飞。
罗扇小应难扑得,描来绣上春衣。
春风轻柔地吹拂着,掀动了深碧纱帘,仿佛在展现那双美丽的眉毛。
妆容已经完毕,翠色的帷幕仍然低垂着。
为何不将帷幕卷起?原来轻寒的天气仍让人感到几分欺骗。
不妨把这情意寄托给那窥帘而来的燕子,让它慢慢衔泥回巢。
刚刚是画楼的下方,楼头嫩柳摇曳,仿佛在妩媚地展现姿态。
这多情的栏杆上,鲜艳的色彩如花瓣般纷披。
在春天的装扮中,飞舞的蝴蝶在花间嬉戏。
那小罗扇恐怕难以扑捉,绣花般的春衣也显得格外动人。
作者介绍: 周贻繁,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风闻名,擅长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该诗是在春天的背景下所作,反映了诗人对春季气息的敏感,结合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寄托。
《汉宫春 春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温柔气息与女子的内心情感。整首诗弥漫着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开篇即以“花信风柔”引入,描写春风轻拂,仿佛在为女子的美丽增添了几分生动。在细腻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明妆已罢翠箔,犹自低垂”展现了一种似醒非醒的状态,暗含女子的内心情感波动。
接着,诗人描绘了燕子衔泥归来的情景,寄托了对春天和归属感的向往。诗中“嫩柳”与“秀色”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飘扬点缀”的“蘧蘧戏蝶”则让画面更加生动,增添了灵动的气息。最后一联“罗扇小应难扑得,描来绣上春衣”,不仅展示了女子的娇柔,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和美好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寄托,反映了女子内心的柔情与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贻繁
C. 杜甫
“花信风柔”中的“花信”指的是什么?
A. 花朵的颜色
B. 春天的来临
C. 花开的声音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着什么?
A. 归来与团聚
B. 离别与忧伤
C. 春天的结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