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7:19
昨夜轺车宿处,乱山深锁邮亭。
烟溪霜叶颤秋声。不管愁人不听。
枕冷安排难稳,衾寒重叠犹轻。
凭谁说与那人人。报道衾寒枕冷。
昨夜我在轺车的宿处,深山之中锁住了邮亭。
烟雾缭绕的溪水旁,霜叶在秋风中颤动,发出声响。
不管愁苦的人听不见。
枕头冰冷,睡觉时难以安稳,
被子寒冷重叠却仿佛轻薄。
凭谁将这情形告诉那个人?
只想告诉他被子寒冷,枕头冰凉。
作者介绍:本诗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的词人。宋代是中国文学的繁盛时期,诗词创作极为活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冬之际,诗人可能因旅途劳累、居无定处而感到孤寂,借宿的环境充满了秋意与寒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西江月·昨夜轺车宿处》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秋时节的冷清氛围,诗中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于环境的细致观察,也传达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便以“昨夜轺车宿处”引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随即“乱山深锁邮亭”的描写,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锁住了一般。
烟溪与霜叶的结合,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感受的具象化,秋风中颤动的霜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中的“枕冷安排难稳,衾寒重叠犹轻”更是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冰冷的枕头与寒冷的被子,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助。最后两句以一种反问的方式结束,充满了无奈与愁苦,诗人对外界的倾诉似乎无人知晓,显示了其内心孤独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将其内心的愁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轺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马车
B. 一种船
C. 一种马
D. 一种房子
填空题:诗中提到“霜叶颤秋声”,这个意象表现了____的情感。
判断题:诗中“凭谁说与那人人”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沟通的愿望。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前者侧重于孤独愁苦的描写,后者则更显柔情与思念。两者都在不同的情境下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