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3:10
光彻虚空上下,人人具足无亏。
全真真里露真机。实证无为不二。
扫去闲名野字,胸中莫滞些儿。
七真五祖只如斯,悟得真超圣地。
光明照彻虚空的上下,人人都具备而没有欠缺。
在全真的境界中显露出真实的机理。
真正的证悟是无为而不二的。
去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名词和野外的字句,
心胸中不应滞留半点杂念。
七位真人和五位祖师也不过如此,
能够领悟到这真理便超越了圣地。
纸舟先生,元代道士与诗人,他的诗作往往蕴含深厚的道教哲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自我。
该诗作出现在元代,社会动荡和文化碰撞的时期,纸舟先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真实自我和道教真理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与文化氛围。
这首《西江月》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兼具了道教的思想深度与文学的美感。诗中以“光彻虚空”开篇,表现出一种无所不在的光明,象征着道教追求的真理和智慧。接着提到“人人具足无亏”,强调每个人内心都有真实的智慧和灵性,只需去除外界的纷扰和误导即可显现。
“全真真里露真机”一句深入探讨了全真道的核心理念,强调真实的境地和机理,表明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此外,诗中提及的“扫去闲名野字”表明了对世俗名利的抛弃,强调内心的纯粹和宁静。
最后两句“七真五祖只如斯,悟得真超圣地”,不仅是对道教经典的致敬,也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向往。这首诗整体上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逐句解析: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强调清净无为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抛弃世俗的纷繁,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诗中提到“光彻虚空”象征什么?
“人人具足无亏”表达了什么思想?
“扫去闲名野字”意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