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与全州崇宁断臂和尚

《与全州崇宁断臂和尚》

时间: 2025-07-27 08:55:21

诗句

少年得髓几人知,想见当年断臂时。

此是湘山大知识,衡门堪继会昌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5:21

原文展示:

与全州崇宁断臂和尚
作者: 陈瓘 〔宋代〕

少年得髓几人知,
想见当年断臂时。
此是湘山大知识,
衡门堪继会昌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年轻和尚的敬仰之情,许多人都不知道他年轻时的艰辛经历,想必那时他断臂的情景令人感慨。这位和尚是湘山的高人,理应被后人铭记和继承他所教授的智慧。


注释:

  • 得髓: 指得到真谛或精华,这里指少年时代的成就和经历。
  • 断臂: 指和尚曾经遭遇过的重大痛苦与牺牲。
  • 湘山: 指湖南的湘山,象征着高人和智慧的地方。
  • 衡门: 衡山的门口,寓意与衡山有关的学问和传承。
  • 会昌师: 提到的师者,象征着宗教和学问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表现禅意和哲理为主。他的诗歌风格简练,富有哲理性与思考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一位名叫崇宁的和尚相识之际,通过对这位和尚年轻时的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他智慧与经历的敬佩,显示出对禅宗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和尚的回忆,展现了对苦难经历的敬重和对智慧的追求。开头两句“少年得髓几人知,想见当年断臂时”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和尚年轻时经历的深切思考。这里的“断臂”不仅是身体的缺陷,更象征着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和尚身份的强调,“此是湘山大知识,衡门堪继会昌师”。这不仅是对和尚智慧的赞美,更隐含了对后人继承其智慧的期望。湘山和衡门作为文化和智慧的象征,既体现了地理的特殊性,也反映了人们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示出一种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得髓几人知: 年轻时的成就和真实经历,只有少数人明白。
  • 想见当年断臂时: 回忆起他年轻时经历的重大痛苦,令人感慨。
  • 此是湘山大知识: 这位和尚是湘山的高人,智慧非凡。
  • 衡门堪继会昌师: 衡山的学问应当被后代所继承,传承其智慧。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 “断臂”不仅是身体的缺失,也是对追求真理过程中所付出的牺牲的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和尚的怀念为主线,探讨了智慧与牺牲的关系,表达了对传承和继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 象征着青春与希望。
  • 断臂: 蕴含着痛苦与牺牲,代表追求真理的代价。
  • 湘山、衡门: 代表知识的源泉与文化传承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瓘
    • C. 杜甫
  2. “断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身体的缺失
    • B. 对真理的追求
    • C. 年轻的痛苦经历
  3. 诗中提到的湘山和衡门象征什么?

    • A. 地理位置
    • B. 文化与智慧的传承
    •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 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 王维《终南山》: 体现对山水的情感与禅意的追求。

两首诗同样探讨了自然与人性、智慧与哲理的关系,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生命的深思。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十美图 其九 题十美图 其八 题十美图 其七 题十美图 其五 题十美图 其四 题十美图 其三 题十美图 其二 题十美图 其一 蓬心王丈为绘阻风图叠韵奉酬 峡口听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法外施仁 谷字旁的字 跌跌撞撞 食亲财黑 以屈求伸 漆疮 包含咚的词语有哪些 兴致勃勃 包含蓼的词语有哪些 甘瞑 一阴一阳之谓道 包含诘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雨字头的字 礼遗 釆字旁的字 趣时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