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4:47
子规啼咽打头风,
十二巫山曲曲笼。
上峡雨后悬溜外,
极天寒到暮云中。
秋声牢落高唐路,
客思凄迷蜀道丛。
等是萧萧时节异,
江南烟侣问巴东。
这首诗描绘了子规鸟在风中悲鸣,巫山的曲折山峦被云雾笼罩。雨后峡谷外的水流在悬崖边缘奔腾,天空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寒冷。秋天的声音在高唐的道路上萦绕,身为客人的我在蜀道的丛林中感到迷惘。正是这样萧条的季节,江南的烟雾缭绕,问候着巴东的故乡。
洪朴,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诗坛上受到一定重视。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
《峡口听雨》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可能身处旅途,面临生活的困扰与思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峡口听雨》以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季时节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子规啼咽”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凄凉的氛围中,杜鹃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苦。接着,诗人用“十二巫山”的意象,将巫山的曲折与浓雾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自然景象。
“上峡雨后悬溜外”一句,将雨后的清新与山间奔流的水流相结合,展现了峡谷的壮丽与神秘,仿佛水流是为了回应大自然的呼唤。随着诗歌的深入,“秋声牢落高唐路”则引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这里高唐的道路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愈加浓烈。
全诗最后以“江南烟侣问巴东”结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期盼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富有情感的表达,在素雅与深刻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峡口雨后的景象与个人孤独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流露。
子规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极天寒到暮云中”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A. 冷风
B. 季节转变
C. 黄昏的气氛
诗中提到的“巴东”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诗人的故乡
C. 一座山
可以将洪朴的《峡口听雨》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比较。两者在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方面均有深刻的表达,但洪朴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示了对自然的豪放与洒脱。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