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2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3:36
不愿渔 其一
作者: 王令 〔宋代〕
终焉可伯为,不愿为渔子。
当时渭阳人,自是直钓耳。
今非结网身,岂有得鱼喜。
试身风波间,特用豢妻子。
古今同为渔,意义不相似。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渔生活的不愿意和无奈。诗中提到,古时候的渔者是可尊重的,但我却不想做渔夫。曾经在渭阳的渔人,都是正直地钓鱼。如今我不再用网捕鱼,如何还能享受捕到鱼的喜悦呢?在风波中试着生活,只能依靠妻子孩子的养活。古今的渔生活,意义截然不同。
作者介绍:王令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王令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渔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对当下社会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不愿渔》通过对渔生活的描写,展现了王令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借用渔者这一意象,探讨了古今生活的变化与个人的选择。诗的开头提到“终焉可伯为”,立刻引发读者对古代渔者尊严的思考,而“我不愿为渔子”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接着“当时渭阳人,自是直钓耳”描绘了那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令人向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诗人所处的环境已然不同,“今非结网身,岂有得鱼喜”,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回望古今,指出“古今同为渔,意义不相似”,更是深化了主题,表明即使从事同样的职业,所承载的意义却因时代的不同而截然相反。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渔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王令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活选择的意义和时代变迁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令在《不愿渔》中表达的是对什么生活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渭阳人”指的是?
“古今同为渔,意义不相似”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