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3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32:50
再和
刘克庄
世味浇漓酒趣深,
对花无客亦孤斟。
饥来肯羡乞墦食,
贫杀不贪谀墓金。
耄齿未妨师抑戒,
高谭何似守规箴。
吾今会得逍遥义,
懒访曹溪同少林。
世间的味道如酒般浓厚而深远,
对着花却没有客人,只能自己孤独地斟酒。
饥饿时尚且不羡慕乞讨的食物,
贫穷至极却不贪图谄媚的墓地金钱。
年老的身躯并未妨碍我向师学习和自我约束,
高谈阔论又怎能比得上遵守规矩的箴言?
如今我终于领悟了逍遥的道理,
懒得去拜访曹溪同少林的佛教圣地。
刘克庄,字季高,号青原,宋代诗人,生于1123年,卒于1184年。他的诗风清新高逸,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展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年代。诗人身处困境,却以洒脱的态度面对现实,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再和》是刘克庄在经历了波折与困顿后,所表达的对生命与自我价值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酒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醇厚与复杂,酒成为了人世间百味的象征。诗人对孤独的接受,以及在无客的情况下仍然对花斟酒,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从容与淡然。接着,通过饥饿和贫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物质的无欲无求,他更看重精神上的富足。年老之际,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修行与自我约束。
最后,诗人通过“逍遥义”的领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似乎对追求名声与地位感到厌倦,宁愿在内心寻找安宁与自由。这种洒脱的态度,正是对人世间纷扰的超然与置身事外,使得整首诗既有哲理深邃的思考,又充满了人性的温暖。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内心修行的重视,强调自由与逍遥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的“曹溪”指的是哪个宗教?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世味浇漓酒趣深”中的“浇漓” 是指什么?
A. 浓烈
B. 清淡
C. 甜美
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态度是:
A. 贪婪
B. 无欲
C. 渴望
答案:
比较刘克庄的《再和》与李白的《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