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27
何处惊栖乌,扑速忽飞去。侬家树自好,乌那不肯住。
在何处惊动了栖息的乌鸦,它们扑翼飞去得如此迅速。我家的树木长得很好,为什么乌鸦却不肯停留?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乌鸦”常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古代诗词中常提到乌鸦的栖息与离去,常与人们的情感和环境变化有关。
王伯稠(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这首诗作于王伯稠的晚年,或许是在他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日子里,表达了对栖息在自家树上的乌鸦的留恋与失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西乌夜飞》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乌鸦的飞去和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去的不舍。诗的开头“何处惊栖乌”,直接引入了主题,令人感受到一丝不安和惊扰。接着“扑速忽飞去”,则展现了乌鸦迅速离去的情景,似乎在预示着某种变化或失落。最后两句“侬家树自好,乌那不肯住”,则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家园的深厚感情,树木生长茂盛,但乌鸦却不肯停留,暗含着对生活中某种美好事物的失去。
整首诗在意象上简练而富有张力,乌鸦的飞去不仅是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生活中不可控的变化。诗人以乌鸦的飞去作为引子,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索,令人深思。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活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侬家树自好”表达了什么?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均运用自然意象,但王维更强调宁静与和谐,而王伯稠则在和谐中掺杂了失落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