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9:29
夏霖行
作者:吴世忠 〔明代〕
女娲之墓波面悬,无人力补东南天。
雷公玉女不知天已漏,复鸣天鼓大笑于帝前。
江翻海倒地无轴,六鳌飞上层霄颠。
遂令万姓赤子为鱼鳖,三山五岳俱回旋。
郡国嗷嗷诉愁苦,九龙九龙尔无侮。
吾欲诛九龙,醢之充我一杯脯。
大声叫帝阍,又恐阍者怒。
心知事不济,反锁卧环堵。
即今一月仍滂沱,太阴犹离毕之阿。
农人预愁耳生禾,百草烂死讵足多。
丰年之望已蹉跎,霖乎霖乎奈尔何!
这首诗描绘了因天灾而导致的苦难。诗人提到女娲之墓在波浪上悬浮,暗示天灾无法得到人力的补救。雷公和玉女虽然仍在嬉笑,但实际上天已经漏水,造成了灾难。江河翻滚,海浪倒塌,天上飞的神兽也无法稳定天地,导致万民如同鱼鳖般被困。各地百姓纷纷诉说着自己的苦难,而“九龙”象征着统治者对此的漠视。诗人想要铲除这些无能的统治者,却又害怕引起他们的愤怒,最后只能自锁在家中,感叹眼下的农田因为雨水过多而无法耕作,丰收的希望已经渺茫。
作者介绍:吴世忠,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作流传。其诗风常表现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具有较强的讽刺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天灾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无奈与苦痛。
《夏霖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痛苦。开篇提到女娲之墓,具有神话色彩,暗示人们对自然的无力感。接下来的描绘中,雷公和玉女在天上大笑,不知天漏,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统治者对民生困境的漠视。江河翻滚、海浪倒塌的景象,生动展现了灾难的严重,令人感到压迫感。
在描述百姓的苦楚时,诗人用“万姓赤子为鱼鳖”来形容民众的无助,三山五岳的回旋则象征着天地的混乱,展现出国家的危机。在对九龙的愤怒中,诗人希望能够铲除这些无能者,但又因恐惧而无能为力,表现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统治者的讽刺,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最终以对丰年希望的失落作结,令人感到沉重的现实与无奈的绝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增强了表现力。例如:“江翻海倒”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同时,反复使用“九龙”形成了对统治者的强烈指责。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对统治者无能的愤怒,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民生苦难,展示了诗人对民众深切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女娲之墓”象征什么?
“九龙”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人对丰年的期望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