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张鲁公祠

《过张鲁公祠》

时间: 2025-04-30 05:22:30

诗句

遗庙荒凉古木稠,孤忠千载思悠悠。

频摧北虏三千士,独障南藩百二州。

落日旌旗迷大泽,屯云剑戟枕长流。

当年玉辇西还日,勋业谁将汗简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30

原文展示:

遗庙荒凉古木稠,
孤忠千载思悠悠。
频摧北虏三千士,
独障南藩百二州。
落日旌旗迷大泽,
屯云剑戟枕长流。
当年玉辇西还日,
勋业谁将汗简收。


白话文翻译:

这座古老的庙宇荒凉,四周密布着古木,
孤独的忠臣事迹千载流传,思绪悠远。
曾多次摧毁北方敌军,屠杀三千士兵,
独自保卫南方的百二州。
夕阳西下,旌旗在大泽上显得迷离,
云屯剑戟,仿佛在长河之畔安卧。
当年玉辇西归的那一天,
谁还会将他的功勋记录在册呢?


注释:

  1. 遗庙:指留下的庙宇,这里指的是祭祀忠臣的庙。
  2. 荒凉:形容庙宇冷清、荒废。
  3. 孤忠:指忠臣的孤独与坚贞。
  4. 频摧:频繁地摧毁。
  5. 北虏:指北方的敌人,常用来指代侵略者。
  6. 南藩:指南方的地区,国家的边界和防线。
  7. 旌旗:指军队的旗帜。
  8. 玉辇:皇家车辇,象征权力与威严。
  9. 勋业:功勋与业绩。
  10. 汗简:古代记录功勋的简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孤忠”可指历史上忠于国家、为国捐躯的忠臣,如屈原、李广等。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忠诚和英勇精神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世忠,明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忠臣义士的敬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以此歌颂忠臣的事迹,表达对国家的关怀与对忠诚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荒凉的庙宇,表达了对历史上忠臣的感慨与追思。诗的开头用“遗庙荒凉古木稠”引入,既展示了庙宇的凋零,又象征着忠诚精神的流失。接下来的“孤忠千载思悠悠”更是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历史的深处,呈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诗中对北方敌军的“频摧”,与南方的“独障”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忠臣的伟大与无畏。而“落日旌旗迷大泽”则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表达了时光荏苒、英雄事迹渐被遗忘的无奈。最后的“勋业谁将汗简收”更是发人深省,历史的功勋往往被尘封,真正的英雄却难以得到应有的纪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内涵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忠臣的敬仰与对国家命运的深思。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忠义之士的怀念与对英勇精神的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遗庙荒凉古木稠:描写庙宇的荒凉与四周的古木,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2. 孤忠千载思悠悠:通过“孤忠”引出对忠臣的思考,千年的时间仿佛让这份忠诚变得更加悠远。
  3. 频摧北虏三千士:突显忠臣的英勇与决心,屡次打击敌人。
  4. 独障南藩百二州:表现出忠臣为保护国家而付出的努力与牺牲。
  5. 落日旌旗迷大泽:夕阳的景象与旌旗的描写,象征着英雄的遗忘。
  6. 屯云剑戟枕长流:云与剑戟的意象,传达出战争的气息与历史的沉重。
  7. 当年玉辇西还日:回忆昔日的辉煌与权力。
  8. 勋业谁将汗简收:最后的感叹,英雄事迹难以被后人铭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频摧北虏”与“独障南藩”,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自然景象隐喻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没落。
  • 夸张:如“千载思悠悠”,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忠臣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呼唤后人铭记历史,传承忠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庙宇:象征忠诚与历史的记忆。
  2. 古木:代表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遗迹。
  3. 旌旗:象征着战斗与荣耀。
  4. 夕阳:暗示着英雄事迹的消逝。
  5. 云剑戟:隐喻战争与英雄的英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忠”指的是谁?

    • A. 忠臣
    • B. 胆小鬼
    • C. 叛徒
  2. 诗中“落日旌旗迷大泽”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战争胜利的喜悦
    • B. 英雄事迹的遗忘
    • C. 自然的美丽
  3. “频摧北虏”中的“北虏”指的是什么?

    • A. 北方的敌人
    • B. 北方的盟友
    • C. 北方的民众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同样表达对孤独与忠诚的思考。
  • 《登高》 by 杜甫:表现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慨。

诗词对比:
吴世忠的《过张鲁公祠》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传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但李白更多表现出豪情壮志,而吴世忠则更显感慨与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绪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台城路 台城路(饯干寿道应举) 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 减兰 沈倩雯夫人绚属画墨兰便面,并题是解 减兰 效东坡郑庄好客一首体 减兰 其二 和素姊双侬妆楼作 减兰 月下闻雁 减兰 其二 减兰 减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造谣生非 矛字旁的字 峯林 继继存存 瓦字旁的字 包含涓的成语 回肠百转 亠字旁的字 力敌势均 肀字旁的字 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没事哏 故结尾的成语 冰山一角 南施北宋 米字旁的字 好问决疑 沙狐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