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2:44
不食仙姑山房
唐代:张籍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
因山曾改眼,见客不言心。
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
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
在静谧的花枝间,草堂里只有一架素色的琴。
因为山的缘故,我的眼光改变了,见了客人却不说心中的想法。
月光洒出时,溪水旁的道路显得宁静,鹤声在云树深处回响。
如果丹砂真能学习,我便想住在这幽静的林中。
张籍,字子容,唐代诗人,生于今河南,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被誉为“诗中之隐者”。他生活在唐朝中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定,以及后来的动荡时期,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食仙姑山房》创作于张籍隐居于山林之时,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淡泊心态。诗中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思考。
《不食仙姑山房》是一首充满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开头的“寂寂花枝里”,描绘出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人以平和的感受。诗人通过“草堂唯素琴”表达了简单生活的情趣,突显了他对物质的淡泊。接着,诗人因山而改眼,体现了他心境的变化,虽然见客却不言心,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诗人通过“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幽深,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更是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若能学习长生不老的药物,他宁愿隐居于林中,远离尘嚣。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思想,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心态。
诗中“草堂唯素琴”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奢华
B. 简朴
C. 繁华
“月出溪路静”中的“静”字指的是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动荡
诗人希望住在什么地方?
A. 繁华的城市
B. 深山幽林
C. 热闹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