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1:02
孤生虽永弃,要亦是黎元。
渺渺烟中路,冥冥海上村。
小滩看鹭立,平野送鸦翻。
即欲掩关卧,南山犹未昏。
孤独的生命虽被遗弃,仍是百姓的一员。
在渺茫的烟雾中,我看不清前路;
在冥冥的海上,有个村庄隐约可见。
小滩上看见白鹭静立,
平原上乌鸦飞舞翻飞。
我正想关上门去休息,
但南山的日头还没有落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建立与北方的金朝统治,因而对国家的命运非常关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善于表达个人的忧国之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秋日次前辈新年韵》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秋天是一个感伤的季节,诗人在这个时节写下此诗,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渴望。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孤生虽永弃”直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认知和对人世间的感慨。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认为自己是“黎元”之一,这种对自我的认同显示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接下来的“渺渺烟中路,冥冥海上村”描绘了一幅朦胧的自然画面,表达了对未来不可知的迷惘感。
在描写自然的过程中,诗人用“小滩看鹭立,平野送鸦翻”展现了秋日的静谧与生动。白鹭的静立与乌鸦的翻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一句“即欲掩关卧,南山犹未昏”则表现了诗人渴望休息的心情,但又因未夕阳未落而感到时间的延续和生命的坚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孤独、思索和生命的延续,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渴望。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哲思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黎元”指的是什么?
“渺渺烟中路”中的“渺渺”是形容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句想表达什么?
陆游的《秋日次前辈新年韵》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孤独感的描绘,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沧桑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