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感

《有感》

时间: 2025-07-27 08:32:55

诗句

跸移退保一隅偏,幅裂才馀半体全。

恰见测圭营洛邑,忍看披发祭伊川。

胡行如鬼无逃地,帝剖为羓得罪天。

直待健儿归洗甲,补还几觉北窗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32:55

原文展示:

跸移退保一隅偏,
幅裂才馀半体全。
恰见测圭营洛邑,
忍看披发祭伊川。
胡行如鬼无逃地,
帝剖为羓得罪天。
直待健儿归洗甲,
补还几觉北窗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动乱中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感慨。诗中描述了当政者的无能与百姓的苦难,诗人隐约感受到历史的悲剧。诗的开头提到“跸移退保一隅偏”,描绘了当时政权的动荡与不安,接着“幅裂才馀半体全”则暗示了国家的残破不堪。后面提到“测圭营洛邑”,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最后“直待健儿归洗甲”一句传达了对复兴的渴望和希望。

注释:

  • :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象征着权力和统治。
  • 幅裂:形容国土破裂,暗示国家的动荡和分裂。
  • 伊川:指的是古代的一个祭祀场所,代表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祖先的祭奠。
  • 健儿:指的是有志气的年轻人,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典故解析:

  • 洛邑:指的是洛阳,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伊川祭:古代的祭祀活动,表达人们对先祖的尊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白,号浑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与诗,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关怀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年代,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社会现状的深刻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有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动荡时期的国家和人民的苦楚。诗的开头用“跸移退保一隅偏”展现了皇权的动摇,紧接着通过“幅裂才馀半体全”揭示了国家的残破与无奈。诗中提到的“测圭营洛邑”与“披发祭伊川”则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最后几句“直待健儿归洗甲”则流露出一丝希望,预示着未来复兴的可能。整首诗在沉重的基调中又不乏希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跸移退保一隅偏”:描绘了皇权的动荡,暗指当政者的无能。
    • “幅裂才馀半体全”:形象地表达了国家的残破与不堪。
    • “恰见测圭营洛邑”: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 “忍看披发祭伊川”:隐含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先祖的敬仰。
    • “胡行如鬼无逃地”:描绘了战乱中的人民无处可逃的绝望。
    • “帝剖为羓得罪天”:反映了对当权者的控诉。
    • “直待健儿归洗甲”:寄托了对复兴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胡行如鬼”,表现了战乱中的恐惧。
    • 对仗:各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寄托了对未来复兴的希望,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权力与统治,反映了政治的动荡。
  • 幅裂:象征着国家的分裂与困境。
  • 伊川:代表着对历史的追念和对传统的尊重。
  • 健儿: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幅裂”指什么?

    • A. 国家破裂
    • B. 个人悲剧
    • C. 战争胜利
    • D. 和平稳定
  2. “健儿”一词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老年人
    • B. 年轻有为的人
    • C. 残疾人
    • D. 外敌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同样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有感》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深刻感慨,但刘克庄更加侧重于对未来的期待,而杜甫则充满了无奈与悲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答颜长道 其一 城南寓居 梅花七绝 湖上晚归寄诗友 其四 黄梅五首 次韵寇秀才寄下邳家兄 除官 寄怜 晚游九曲院 晦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漂母之恩 冥德 遗诲 耳刀旁的字 存结尾的成语 绝圣弃智 爪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成集 替罪羊 心计手授 星点 飞字旁的字 达人雅志 网漏吞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