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12
满江红·三黜归来
作者:刘克庄〔宋代〕
三黜归来,饭疏食浑无愠色。
中年后家如旅舍,身如行客。
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盲脉。
有些儿隙地更疏泉,堆卷石。
邻媪饷,新篘碧。
溪友卖,鲜鳞白。
向陈编冷笑,孔明元直。
俗事不教污两耳,宴居聊可盘双膝。
取当年行脚一枝筇,悬高壁。
作者在三次被贬后归来,虽生活清贫,却毫无怨言。中年以后,家就像旅馆,自己也像个过客。官职难道不是多余的累赘吗?眼前的风光已经无法再吸引我。有些地方的泉水更显得稀疏,石头堆积。邻里的老妇人送来新鲜的竹笋,溪边的朋友卖着活鱼。对于陈旧的书籍我冷笑不予理会,像孔明那样的清白之人已不再。世俗的事物不会让我耳边充斥污浊,宴坐在这里也只不过是双膝盘坐。我想取出当年行脚的拐杖,挂在高墙上。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道纯,号天池,晚号长安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历任多种官职,但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满江红·三黜归来》创作于刘克庄被贬后的某个时期,正值中年,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平淡生活的接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重新思考。
这首词通过“三黜归来”这一开篇,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经历,带有强烈的自我叙述色彩。词中“饭疏食浑无愠色”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清贫的淡然态度,体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接下来,作者通过“中年后家如旅舍,身如行客”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官场的不满,隐含着对世俗的讽刺。
“轩冕岂非疣赘具”一句,作者以“疣赘”形容官职,揭示了官场的虚浮与无用,流露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邻媪饷,新篘碧”中,诗人通过平民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最后,作者提到“宴居聊可盘双膝”,表现了对内心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彻底放弃。
整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与平淡的生活细节,构成了一幅诗人内心安宁的画面,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三黜归来,饭疏食浑无愠色。
中年后家如旅舍,身如行客。
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盲脉。
有些儿隙地更疏泉,堆卷石。
邻媪饷,新篘碧。
溪友卖,鲜鳞白。
向陈编冷笑,孔明元直。
俗事不教污两耳,宴居聊可盘双膝。
取当年行脚一枝筇,悬高壁。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重新思考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满江红·三黜归来》的作者是谁?
诗中“三黜”指的是什么?
“饭疏食浑无愠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与刘克庄的《满江红·三黜归来》相比较,苏轼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两者的表现手法不同,但都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