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三黜归来

《满江红·三黜归来》

时间: 2025-04-26 14:43:12

诗句

三黜归来,饭疏食、浑无愠色。

中年后、家如旅舍,身如行客。

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盲脉。

有些儿、隙地更疏泉,堆卷石。

邻媪饷,新篘碧。

溪友卖,鲜鳞白。

向陈编冷笑,孔明元直。

俗事不教污两耳,宴居聊可盘双膝。

取当年、行脚一枝筇,悬高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12

原文展示

满江红·三黜归来
作者:刘克庄〔宋代〕

三黜归来,饭疏食浑无愠色。
中年后家如旅舍,身如行客。
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盲脉。
有些儿隙地更疏泉,堆卷石。
邻媪饷,新篘碧。
溪友卖,鲜鳞白。
向陈编冷笑,孔明元直。
俗事不教污两耳,宴居聊可盘双膝。
取当年行脚一枝筇,悬高壁。

白话文翻译

作者在三次被贬后归来,虽生活清贫,却毫无怨言。中年以后,家就像旅馆,自己也像个过客。官职难道不是多余的累赘吗?眼前的风光已经无法再吸引我。有些地方的泉水更显得稀疏,石头堆积。邻里的老妇人送来新鲜的竹笋,溪边的朋友卖着活鱼。对于陈旧的书籍我冷笑不予理会,像孔明那样的清白之人已不再。世俗的事物不会让我耳边充斥污浊,宴坐在这里也只不过是双膝盘坐。我想取出当年行脚的拐杖,挂在高墙上。

注释

  • 三黜:指三次被贬。刘克庄因政治原因曾三次被贬。
  • 疏食:简单的饭食,指生活清贫。
  • 轩冕:指官职、权位。
  • 烟霞:代表大自然的美景。
  • 孔明元直:指诸葛亮,象征忠诚正直的人。
  • 俗事:世俗的琐事,指日常繁杂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道纯,号天池,晚号长安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历任多种官职,但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满江红·三黜归来》创作于刘克庄被贬后的某个时期,正值中年,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平淡生活的接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重新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三黜归来”这一开篇,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经历,带有强烈的自我叙述色彩。词中“饭疏食浑无愠色”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清贫的淡然态度,体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接下来,作者通过“中年后家如旅舍,身如行客”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官场的不满,隐含着对世俗的讽刺。

“轩冕岂非疣赘具”一句,作者以“疣赘”形容官职,揭示了官场的虚浮与无用,流露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邻媪饷,新篘碧”中,诗人通过平民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最后,作者提到“宴居聊可盘双膝”,表现了对内心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彻底放弃。

整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与平淡的生活细节,构成了一幅诗人内心安宁的画面,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黜归来,饭疏食浑无愠色。

    • 诗人三次被贬后,虽然生活简单,但内心无怨无悔。
  2. 中年后家如旅舍,身如行客。

    • 中年之后,家庭生活如同旅馆一般,自己就像一个过客,流离失所。
  3. 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盲脉。

    • 官职不过是多余的累赘,眼前的自然景色已经无法吸引我。
  4. 有些儿隙地更疏泉,堆卷石。

    • 乡间的泉水变得稀疏,石头堆积,反映出自然的荒凉。
  5. 邻媪饷,新篘碧。

    • 邻居的老妇人送来新鲜的竹笋,体现了人间的温情。
  6. 溪友卖,鲜鳞白。

    • 溪边的朋友在卖新鲜的鱼,展示了简单的生活乐趣。
  7. 向陈编冷笑,孔明元直。

    • 对过时的书籍冷嘲热讽,像孔明那样的清白之人已不再。
  8. 俗事不教污两耳,宴居聊可盘双膝。

    • 不让世俗的事物污染耳朵,安静地坐着聊聊天,享受此刻的宁静。
  9. 取当年行脚一枝筇,悬高壁。

    • 想把当年行走的拐杖挂在高处,象征追寻自由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职比作“疣赘”,形象地表达了其对官场的厌倦。
  • 对仗:如“饭疏食”与“无愠色”,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重新思考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疏食:象征着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 旅舍:暗示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 烟霞:代表自然的美丽,反映诗人内心的平静。
  • 竹笋、鲜鱼:传达了乡土生活的真实与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满江红·三黜归来》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克庄
    • D. 苏轼
  2. 诗中“三黜”指的是什么?

    • A. 三次升官
    • B. 三次被贬
    • C. 三次旅行
    • D. 三次婚姻
  3. “饭疏食浑无愠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痛苦
    • B. 淡泊与豁达
    • C. 烦恼与愤怒
    • D. 兴奋与快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与刘克庄的《满江红·三黜归来》相比较,苏轼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两者的表现手法不同,但都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刘克庄年谱》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送知府郎中 游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於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 怀新亭四首 其一 题石井 劝农六首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又次韵五首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永康山 仲冬冬至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煎何急 竹杖芒鞵 老丫 衣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宾的词语有哪些 祁奚荐仇 然否 撒手长逝 相体裁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刀字旁的字 资方 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瑜不掩瑕 宛然 三撇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