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太平 灞上秋眺

《醉太平 灞上秋眺》

时间: 2025-05-10 04:02:04

诗句

南京北京,花明月明,如今不是芜城,看河清海清。

天灵地灵,山凭水凭,闲来灞上经行,过秦陵汉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2:04

原文展示:

醉太平 灞上秋眺
作者: 魏新河 〔当代〕

南京北京,花明月明,如今不是芜城,看河清海清。
天灵地灵,山凭水凭,闲来灞上经行,过秦陵汉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灞水之畔眺望的景象。南京和北京的美景如同花和明月一样明亮,如今的城市不再是昔日的荒凉之地,而是河流清澈、海面晴朗。天地之间灵气环绕,山水相依,闲暇时我常常在灞水边漫步,经过秦朝和汉朝的古陵。

注释:

  • 芜城: 指的是荒凉、杂草丛生的城市,此处用来形容过去的城市面貌。
  • 天灵地灵: 意指天地灵气、灵秀之气,强调自然环境的美好。
  • 灞上: 指的是灞河河畔,是一个观景的好地方。
  • 秦陵汉陵: 分别指代秦朝和汉朝的皇帝陵墓,代表着历史的厚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新河,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主题,风格清新、质朴,常常通过对比和对仗表现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诗人借助灞河的美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醉太平 灞上秋眺》是一首生动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山河壮丽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深邃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南京和北京,这两个城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诗人通过“花明月明”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第二句中的“如今不是芜城”不仅描绘了城市的变化,同时也隐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接下来的“天灵地灵”与“山凭水凭”,则展现了自然的灵气与和谐,诗人用闲适的心态去感受自然的美和历史的积淀,显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重。最后提到的“秦陵汉陵”,更是将个人的感受与历史的厚重相结合,既有眼前的美景,又有对先辈的追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广阔的视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京北京,花明月明:描绘了这两座城市的美丽。
  2. 如今不是芜城:表明现实的改善与繁荣。
  3. 看河清海清:强调自然环境的清澈与美丽。
  4. 天灵地灵:自然界的灵秀气息。
  5. 山凭水凭:山水相依的和谐美。
  6. 闲来灞上经行:诗人悠闲地在灞水边游玩。
  7. 过秦陵汉陵:经过历史遗迹,感受历史的厚重。

修辞手法:

  • 对仗: “南京北京”与“花明月明”对仗工整。
  • 比喻: “花明月明”比喻城市的美丽。
  • 排比: 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双重感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京和北京: 象征现代化与繁荣。
  • 灞上: 代表宁静的自然环境。
  • 秦陵汉陵: 象征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座城市没有出现在诗中? A. 南京
    B. 上海
    C. 北京
    D. 以上都有

  2. “天灵地灵”表达了什么含义?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的灵性
    C. 生活的繁忙
    D. 历史的沉重

  3. 诗中提到的“灞上”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条河
    B. 一座城市
    C. 一座山
    D. 一座庙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魏新河的《醉太平》则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忧国忧民,后者则是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魏新河相关访谈与文学评论。

相关查询

凤楼春 暮春感怀 凤楼春 长安寄怀刘山蔚,用见赠原韵 凤时春(见残梅) 凤孤飞 凤孤飞 凤孤飞 立秋日思家感赋 上西楼 寒夜闻雁 上西楼 上西楼 上西楼 牡丹和心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辱模 包含蹲的词语有哪些 鱼贯而入 用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六臂三头 验车 舟字旁的字 明正典刑 一许 神意自若 青史留名 屯咽 包字头的字 殊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