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40:45
醉太平·厌厌闷着
厌厌闷着。厌厌闷着。奴儿近日听人咬,把初心忘却。教人病深谩摧拙。凭谁与我分说破,仔细思量怎奈何,见了伏些弱。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内心烦闷的抒发。词人感到厌倦与闷闷不乐,最近听见别人对我指指点点,令我忘却了最初的志向。这样的情况让我心中愈加痛苦,无法自已。又有谁能与我倾诉这些烦恼呢?仔细思考,我又该怎么办?看到身边的人们似乎也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这首词的作者为佚名,流传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诗词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优秀的词人如李清照、苏轼等均在此期间崭露头角。虽然这首词的作者不详,但其情感真挚,能够反映出当时文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这首词产生于宋代社会动荡、经济变化的背景下。词人可能生活在一个对理想感到失落的时代,表达了对初心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文人们常常陷入情感的迷惘之中,难以自拔。
这首《醉太平·厌厌闷着》以其简练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开头的“厌厌闷着”反复出现,渗透出一种无尽的烦闷与抑郁,仿佛在诉说着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词人用“奴儿”自称,流露出一种亲密感,似乎在向知己倾诉自己的苦恼。
词中提到的“听人咬”,暗示了外界对词人的议论,这种外部压力让他倍感困扰,连最初的理想也被抛在了脑后。接着“教人病深谩摧拙”,则展现了词人对自己状态的自嘲与无奈,内心的痛苦与外界的苛责相互交织,使他感到无处可逃。
最后一句“见了伏些弱”,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周遭人们同样无力感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词人展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内心烦闷的抒发与对理想的追忆,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对初心的迷失和找不到倾诉对象的孤独感。通过对情感的细腻刻画,反映了宋代文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个体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