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重山 咏徐用王斋中灵壁石

《小重山 咏徐用王斋中灵壁石》

时间: 2025-04-26 18:28:29

诗句

是处飞来又一峰。

何人雕琢就?

夺天工。

四时风雨气空濛。

砚屏侧,疑欲起蛟龙。

蓄石傲坡翁。

仇池虽有色,响难同。

南州孺子乐其中。

不须拜,好友愿相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8:29

原文展示:

小重山 咏徐用王斋中灵壁石
作者: 钱肃润 〔明代〕

是处飞来又一峰。何人雕琢就?夺天工。
四时风雨气空濛。砚屏侧,疑欲起蛟龙。
蓄石傲坡翁。仇池虽有色,响难同。
南州孺子乐其中。不须拜,好友愿相从。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里又飞来一座山峰。是谁雕琢而成?真是夺得了天工的精妙。
四季的风雨使得雾气弥漫,似乎在砚台旁边,怀疑要升起一条蛟龙。
这块石头傲然屹立在坡上。仇池虽然有色彩,但其响声是无法相比的。
南州的孩童在其中欢快地游玩。不必去拜访,只要好友愿意同行。

注释:

  • 飞来:指山峰的高耸如飞。
  • 雕琢:指人类的工艺或自然的鬼斧神工。
  • 夺天工:形容技艺高超,超越自然的巧妙。
  • 空濛:形容朦胧的雾气。
  • 砚屏:指砚台旁的屏风,一种书法用具。
  • 蛟龙:传说中的一种水生神龙,象征力量和神秘。
  • 蓄石:形容石头的雄伟和气势。
  • 仇池:可能指某个地方,以颜色和声音著称。
  • 南州孺子:南方地区的孩子,暗示他们的天真与快乐。

典故解析:

  • 蛟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蛟龙常被视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生物,象征着力量与变化,常常出现在诗歌与传说中。
  • 仇池:在古代文学中,仇池常常与美丽的风景和清澈的水流联系在一起,代表着自然的美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肃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优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小重山》创作于作者游历灵壁时,灵壁石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壮丽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通过描绘灵壁石的壮丽景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开篇以“飞来又一峰”引入,立即勾勒出灵壁石的雄壮形象,顿时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伟力与神秘。接着“何人雕琢就?夺天工”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其自然形成的惊叹,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似乎在质疑人类的艺术与自然的造化之间的界限。

在“风雨气空濛”的意象中,诗人将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内心感受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氛围。而“疑欲起蛟龙”的比喻则增添了神秘感,似乎在暗示着潜藏于自然中的无尽可能性。

“蓄石傲坡翁”一句,表达了灵壁石的傲然自处,似乎在与周围的自然相抗衡,展现出一种强烈的个性和生命力。而“南州孺子乐其中”则将视角转向人,与自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孩童的纯真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句“不须拜,好友愿相从”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真挚情感,仿佛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比外在的名利更加重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是处飞来又一峰”:描绘灵壁石的高耸,传达出震撼之感。
    2. “何人雕琢就?夺天工”:疑问句,赞美自然之美,暗示人类无法复制。
    3. “四时风雨气空濛”:四季变化与自然气候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4. “砚屏侧,疑欲起蛟龙”:将石头与文化结合,象征着力量与变化。
    5. “蓄石傲坡翁”:形象化石头的坚韧与独立。
    6. “仇池虽有色,响难同”:比较仇池与灵壁石,突显灵壁的独特性。
    7. “南州孺子乐其中”: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孩子们的快乐象征着无忧无虑。
    8. “不须拜,好友愿相从”:强调友谊的重要性,超越了物质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疑欲起蛟龙”比喻自然的力量。
    • 对仗:如“仇池虽有色,响难同”,对比灵壁石与仇池的不同。
    • 拟人:将石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壁石的壮丽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飞来: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 蛟龙:代表着变化与潜在的力量。
  • 砚屏:文化的象征,连接了自然与文人。
  • 南州孺子:体现了纯真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壁石”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人类的工艺
    • C. 友谊的珍贵
    • D. 生命的无常
  2. “不须拜,好友愿相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友谊的重视
    • C. 对自然的敬畏
    • D. 对孤独的感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小重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李白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而钱肃润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词入门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辜负 霜降节风雨数日夜感而赋此 十载 排愁 客里 次疚侬韵 朔风 戛玉有馀声 题徐昭法先生涧上草堂画兼贻西照头陀 燕垒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斑衣戏彩 包含耀的词语有哪些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公门桃李 角字旁的字 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简核 抉门 宴安醙毒 尢字旁的字 嫔物 巧不可阶 金字旁的字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板授 飞鳐 深于城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