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褒山因老二首

《和褒山因老二首》

时间: 2025-04-29 13:19:38

诗句

湖上逢师又到家,别来诗句好相夸。

休嗟晚菊今迷草,且喜寒梅欲放花。

丈室香温严宝坐,将坛风软拥高牙。

相思对雪酬珠玉,不觉茅檐送月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9:38

原文展示

和褒山因老二首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湖上逢师又到家,
别来诗句好相夸。
休嗟晚菊今迷草,
且喜寒梅欲放花。
丈室香温严宝坐,
将坛风软拥高牙。
相思对雪酬珠玉,
不觉茅檐送月华。

白话文翻译

在湖上再次遇见老师,您又回家了,
别后交换的诗句让人好生夸赞。
别再叹息晚菊如今迷失在杂草中,
且欣喜于寒梅即将绽放花朵。
室内香气温暖,坐着严谨的宝座,
烛台上的微风轻柔地拥抱着高牙。
思念在雪中对酬赠的珠玉,
不知不觉中茅檐送走了月光。

注释

  • :师长,老师。
  • 相夸:相互夸赞。
  • 晚菊:秋季开花的菊花,象征晚年。
  • 迷草:迷失在杂草丛中,指晚菊的衰败。
  • 寒梅:冬季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丈室:指宽敞的房间。
  • 香温:香气温暖,形容室内环境舒适。
  • 高牙:古代的一种高脚盘,常用于盛放食品。
  • 相思对雪:思念在雪中对酬赠,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月华:月光。

典故解析

  • 寒梅:寒梅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品格高洁、坚韧不拔的精神,尤其在严冬中依然绽放,寓意着希望和坚韧。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常被视为高雅的象征,尤其在秋天盛开,代表着坚韧和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隽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与师长重聚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喜悦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冬梅与晚菊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开头以“湖上逢师又到家”引入,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与思念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接下来的“别来诗句好相夸”,不仅表明了诗人与师长之间的深厚友谊,也显示了文人之间的互相欣赏。

在对比中,晚菊迷失在杂草之中,暗示着人生的衰老与迷惘,而“寒梅欲放花”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诗中“丈室香温严宝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令人心向往之。

最后两句“相思对雪酬珠玉,不觉茅檐送月华”,将思念与时间的流逝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意在此达到高潮。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上逢师又到家:在湖边再次遇见老师,说明作者与师长之间的亲近。
  2. 别来诗句好相夸:分别后,互相的诗句让人感到高兴与自豪。
  3. 休嗟晚菊今迷草:不要叹息菊花如今被杂草遮蔽,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4. 且喜寒梅欲放花:但我很高兴寒梅即将盛开,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5. 丈室香温严宝坐:房间里香气温暖,坐着严谨的宝座,传达出舒适的生活环境。
  6. 将坛风软拥高牙:烛台上的微风轻柔地环绕着高脚盘,表现了宁静与优雅的氛围。
  7. 相思对雪酬珠玉:思念在雪中对酬赠的珍贵,如同珠玉般美丽。
  8. 不觉茅檐送月华:不知不觉间,茅檐下的月光悄然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修辞手法

  • 对比:晚菊与寒梅的对比,突显生命的不同状态。
  • 拟人:将“月华”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象征:寒梅象征希望,晚菊象征衰败,深刻表达了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师长的相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向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友谊的聚集地。
  • :象征坚韧、希望与新生。
  • :象征衰老、迷失与高雅。
  • 月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A. 衰败
    B. 坚韧与希望
    C. 迷失

  2. “休嗟晚菊今迷草”中的“迷草”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杂草遮蔽的晚菊
    C. 诗句的美丽

  3.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 A. 时间的流逝
    B. 友谊与思念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赠友人》——王维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和褒山因老二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之道的诗更强调了生活的温暖与希望,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王之道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三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 其六 为杨生催妆者,多见纸落,椽上官知书也。最后弟子周风远,索甡和词 菩萨蛮 黄龙五彩池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和阮亭韵 其八 读书 菩萨蛮 菩萨蛮 春暮书事 菩萨蛮 咏怀 菩萨蛮十首 其三 仿温助教体 菩萨蛮 其三 伊克昭盟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乚字旁的字 意而 执綍 花多子少 鹵字旁的字 抱恨黄泉 魑魅罔两 循故袭常 悲喜兼集 巧卫 首字旁的字 包含抑的成语 己字旁的字 包含作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倚马之才 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星星点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