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3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30:16
醉眠夜闻霜风甚紧,
起坐达旦二首。
玉酒醺人底昜醒,
月底梅影恰三更。
只嫌老眼清无睡,
不道松声听到明。
在醉梦中夜里听到寒霜的风声非常紧促,
醒来坐起直到天亮。
美酒使人迷醉,难以清醒,
月下梅花的影子正好在三更时分。
只怨老眼清醒却无法入睡,
不知松树的声音听到天明。
这首诗中提到的“梅影”与“松声”,可视为自然界中冬季特有的意象,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而松树则代表长青和不屈。这些自然意象常常出现在古诗中,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诗人通过夜晚的饮酒情景,表达对时光流逝和衰老的感慨,结合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清醒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饮酒后的醉意与清醒之间的矛盾,以及年岁渐长后的感慨之情。诗人以“醉眠”开篇,既表明了自己的迷醉状态,又暗示了内心的空虚与对现实的无奈。紧接着的“霜风甚紧”,将自然的寒冷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月光下,梅花的影子恰好映在眼前,诗人仿佛在这静谧的夜晚感受到了一种孤独的美。在“只嫌老眼清无睡”一句中,诗人揭示了因年老而失眠的现实,表现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而“松声听到明”则是一种对自然的细致聆听,似乎在提醒诗人即使在失眠中,依然可以从周围的声音中寻找到某种慰藉。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在醉酒与清醒之间的徘徊,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醉与醒之间的孤独和无奈,展现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影”象征着什么?
A. 高洁与孤独
B. 热情与奔放
C. 生命与死亡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而无法入睡?
A. 饮酒过量
B. 年龄增长,眼睛清醒
C. 思念故人
“醉眠夜闻霜风甚紧”中的“霜风”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风
B. 寒冷的风
C. 微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