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37
道是行船也未行,老夫误喜可怜生。
要知开闸真消息,记取金钲第二声。
这段时间船虽然在行驶,却还没真正出发,我这老头子误以为这是一种可怜的生存状态。
要想知道开闸的确切消息,请记住那金钟声的第二声。
“金钲第二声”可能是指某种信号或暗示,常在水闸开启时发出,表示即将启动、出发的时刻。此句与水路运输的背景密切相关,暗示着对出行的期待与焦虑。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过吕城闸六首》作于杨万里途经吕城水闸时,诗中表达了他对航行的期待以及因未能顺利启航而产生的误解与哀叹,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航行的不确定性和期待。开篇以“道是行船也未行”引入,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期待之间的矛盾。诗人自称“老夫”,这一自称带有淡淡的自嘲和无奈,似乎在表达对自己年华渐逝的感慨。接着“误喜可怜生”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生活状态的反思,似乎在暗示即便航行未行,但生活的渺小与无奈依然存在。
最后一句“记取金钲第二声”,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呼唤,隐喻着一个新的开始即将来临。金钲声响作为信号,象征着希望和改变的开始。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当下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深邃的生活哲学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在于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传达出一种对生活无常的认识与对新生的期待。
诗中“老夫”是指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诗人的父亲
诗中提到的“金钲”象征什么?
A. 生活的悲惨
B. 希望与信号
C. 船只的速度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比较杨万里的《过吕城闸六首》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皆表现了对航行与旅程的期待,但杨万里更多地反映了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而李白则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