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玉案(送无为守张文伯还朝)

《青玉案(送无为守张文伯还朝)》

时间: 2025-04-29 12:01:36

诗句

逢人借问钱塘路。

我亦欲、西湖去。

目送兰桡知几度。

鳌峰浮玉,鲸波飞雪,正是潮来处。

海棠花下春将暮。

缓唱新词味佳句。

见说东君曾梦许。

柏台冠豸,金銮视草,便作商岩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1:36

原文展示:

青玉案(送无为守张文伯还朝)

逢人借问钱塘路。我亦欲西湖去。
目送兰桡知几度。鳌峰浮玉,鲸波飞雪,正是潮来处。
海棠花下春将暮。缓唱新词味佳句。
见说东君曾梦许。柏台冠豸,金銮视草,便作商岩雨。


白话文翻译:

有人问我钱塘的路,我也想去西湖。
目送着兰舟,不知道已经多少次了。
鳌峰在海面上浮动,鲸鱼的波浪像飞舞的雪,正是潮水来临的地方。
海棠花下,春天即将结束,我轻声唱着新词,品味着佳句。
听说东风曾许诺过我,柏台的冠冕,金銮的视野,仿佛都在商岩的雨中。


注释:

  • 兰桡:指的是兰舟,古代的一种小船,常用于水上游玩。
  • 鳌峰:传说中的海中神山,象征高大雄伟。
  • 鲸波飞雪:形容海浪的壮观,鲸鱼跃出水面时激起的波浪像飞舞的雪花。
  • 东君:指春天的神仙,寓意春天的到来。
  • 柏台、冠豸:柏台是古代的一种高台,冠豸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象征高贵和威严。
  • 金銮:指皇宫的象征,表示尊贵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个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融入生活感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之道送别友人张文伯返回朝廷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寄托了对春天的感慨。


诗歌鉴赏:

《青玉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与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全诗的开头以问路引入,展现了诗人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情感。接着,诗人用“目送兰桡知几度”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悠闲的心境,仿佛在轻松的游览中,感受到行船的乐趣。

“鳌峰浮玉,鲸波飞雪”的意象更是将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鳌峰的高耸与波浪的壮观,形成强烈的对比,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在春将暮的时节,诗人缓唱新词,意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结尾处提到的“东君曾梦许”,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春天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王之道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逢人借问钱塘路。我亦欲西湖去。

    • 诗人遇到人问路,借此引出自己想去西湖的愿望,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出游心情。
  2. 目送兰桡知几度。

    • 目送兰舟离去,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景象的留恋。
  3. 鳌峰浮玉,鲸波飞雪,正是潮来处。

    • 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象征着潮水的来临,暗示着变化与动荡。
  4. 海棠花下春将暮。

    • 海棠花即将凋零,诗人感叹春天的结束,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
  5. 缓唱新词味佳句。

    • 轻声吟唱新词,享受其中的美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
  6. 见说东君曾梦许。

    • 提到东风的承诺,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7. 柏台冠豸,金銮视草,便作商岩雨。

    • 通过富丽的意象描绘,表达了对高贵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鲸波飞雪",将波浪比作飞雪,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舟:象征着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
  • 鳌峰:象征高大与壮丽。
  • 海棠: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东君:春天的神灵,象征着希望与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逢人借问”的含义是什么?

    • A. 向人借钱
    • B. 向人询问路
    • C. 向人借物品
  2. “鳌峰浮玉”中的“鳌峰”代表什么?

    • A. 一种花
    • B. 高山
    • C. 一种船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友人的祝福
    • B. 对春天的感慨
    • C. 对生活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李煜)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与《江城子·密州出猎》
    •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后者则强调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周汝昌《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鉴赏大全》
  • 古诗词研究中心《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寄人觅梅) 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雨中答湘佩 虞美人•登太白酒楼和董苍水韵 虞美人 乙未八月偕道清泛游西湖曲院间波清露冷红藕已稀昼船荡月残荷三两麦小云团赏之 虞美人 旅居白下二年,去春即有飞燕翔集,以寓宅 虞美人 其五 虞美人 其四 风情 虞美人 其三 虞美人 其三 题李后主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暄 钩深图远 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卝字旁的字 包含力的成语 年淹日久 壑结尾的成语 鼻字旁的字 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讯理 金字旁的字 包含诹的词语有哪些 三瓜两枣 滥尸 饩食 廾字旁的字 EMBA 鹵字旁的字 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