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漫兴十一首

《漫兴十一首》

时间: 2025-05-03 22:34:27

诗句

风雨萧萧病欲侵,杂然啼鸟在中林。

细听却有黄鹂语,端是当年隔叶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4:27

原文展示:

风雨萧萧病欲侵,杂然啼鸟在中林。细听却有黄鹂语,端是当年隔叶音。

白话文翻译:

风雨声中,疾病似乎要侵袭而来,林中鸟儿杂乱地啼叫。仔细聆听,却能听到黄鹂的鸣叫,仿佛是当年隔着树叶传来的声音。

注释:

  • 风雨萧萧:形容风雨声。
  • 病欲侵:疾病似乎要侵袭。
  • 杂然:杂乱无章的样子。
  • 中林:林中。
  • 黄鹂:一种鸟,鸣声悦耳。
  • 端是:正是。
  • 隔叶音:隔着树叶传来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漫兴十一首》是他在特定心境下的创作,反映了他在风雨中的感受和对往事的回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风雨交加的天气中,感受到疾病的侵袭,同时听到林中鸟儿的啼叫,特别是黄鹂的鸣声,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风雨、鸟鸣和黄鹂的声音,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风雨萧萧的描绘,不仅传达了天气的恶劣,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疾病的侵袭。杂然啼鸟的描写,增加了场景的生动感,而黄鹂的鸣叫则成为诗中的亮点,它不仅悦耳动听,更承载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情回忆。黄鹂的声音被诗人形容为“当年隔叶音”,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使得诗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风雨萧萧病欲侵”,通过风雨声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感受到的恶劣天气和即将到来的疾病。
  • 第二句“杂然啼鸟在中林”,描绘了林中鸟儿杂乱的啼叫声,增加了场景的生动感。
  • 第三句“细听却有黄鹂语”,诗人仔细聆听,发现了黄鹂的鸣叫,这是诗中的亮点。
  • 第四句“端是当年隔叶音”,黄鹂的声音被诗人联想为当年隔着树叶传来的声音,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鹂的声音比喻为“当年隔叶音”,增强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
  • 拟人:风雨被拟人化为“病欲侵”,赋予了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往事的怀念。通过风雨、鸟鸣和黄鹂的声音,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风雨:象征着恶劣的环境和即将到来的疾病。
  • 鸟鸣:增加了场景的生动感,特别是黄鹂的鸣叫,成为诗中的亮点。
  • 黄鹂:象征着美好和回忆,其声音被诗人联想为“当年隔叶音”,承载了诗人的深情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种? A. 黄鹂 B. 麻雀 C. 喜鹊 D. 燕子

  2. 诗中的“风雨萧萧”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和日丽 B. 风雨交加 C. 晴空万里 D. 阴云密布

  3. 诗中的“端是当年隔叶音”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感慨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鸟鸣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漫兴十一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但赵蕃的诗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萼红 寒灯 暗香 鹧鸪天 望江南 自长沙至桂阳途中杂诗 其二 自长沙至桂阳途中杂诗 其一 东湖 留题净相院橙轩 偈颂五十一首 偈颂五十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本枝百世 以伪乱真 小字头的字 留犊淮南 暗中摸索 攀高结贵 传柄移藉 黍字旁的字 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前结尾的成语 寻风捕影 旡字旁的字 水宽鱼大 倚门之望 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蝗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