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3
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
血雠此日逢三怨,风鉴生平备九流。
瓢饮不甘颜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
世间安得如川酒,力士铛头醉死休。
富贵何曾滋润过骷髅,只有淅米(米汤)能解渴刀尖。
血海深仇今日遭遇三重怨恨,风雨之鉴历经沧桑备受九流(各类人)所知。
痛饮之际不甘心于街巷的快乐,市井的钳制确实让楚人感到忧愁。
世间哪能有如川酒般的美好,壮汉在铛头(酒锅)醉死也算是解脱。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殊,号天池,金朝末年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金朝的衰落和南宋的兴起,深受时代动荡的影响。元好问的诗风多采用豪放奔放的风格,擅长抒发情感,作品常常富有哲理和社会关怀。
《感事》是元好问在经历了社会动荡、个人遭遇的困境后所作,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人世间荣华富贵的冷漠态度。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感事》通过对富贵与死亡之间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诗人以“富贵何曾润髑髅”开篇,质疑世俗的荣华与财富对生命的真正意义,强调在死亡面前,财富毫无意义。接着,诗中提到的“血雠”、“三怨”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仇恨,暗示了社会的纷争与个人的苦楚。
“瓢饮不甘颜巷乐”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快乐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内心深处的追求与渴望。诗末以“世间安得如川酒”结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了酒的解脱与享受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比与反思,引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好问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无常、社会矛盾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财富与名利的蔑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由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富贵何曾润髑髅”的意思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市钳真有__人忧”中的空缺应填什么?
判断题: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