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药山道中

《药山道中》

时间: 2025-04-26 02:42:15

诗句

西风砧杵日相催,著破征衣整未回。

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閒送雨声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2:15

原文展示:

药山道中
西风砧杵日相催,著破征衣整未回。
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閒送雨声来。

白话文翻译:

在西风的吹拂下,打击石头的声音和日影交替催促着我,虽然我穿着破旧的征战衣,但仍未回家。白雁已经带着霜信飞过,青翠的林间隐约传来雨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风:指西方的寒风,象征秋冬季节。
  • 砧杵:砧和杵,指制作食物时用的工具,代表日常生活的喧嚣。
  • 征衣:征战时所穿的衣服,通常是指士兵的衣服,象征离家在外。
  • 霜信:霜是秋冬的象征,信则是信件,传递着离愁别绪。
  • 青林:绿色的树林,象征生机与自然,传达一种宁静的氛围。

典故解析:

  • 此诗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整体意境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离愁别绪、山水田园的描写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池,金朝末年著名词人和诗人,兼任官职。其诗词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朝动荡的时期,诗人经历了许多磨难,常常在征途中感受到离别的苦楚与自然的亲切,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怀。

诗歌鉴赏:

《药山道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西风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征途的漫长。开篇的“西风砧杵日相催”,以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结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接下来的“著破征衣整未回”则道出了诗人身处逆境的无奈,虽然身处动乱之中,心中却仍有对故乡的挂念。诗中白雁衔霜信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霜信的意象不仅传达了秋冬的寒意,更隐含着离别的哀愁。而最后一句“青林闲送雨声来”,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宁静与和谐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向往与安慰。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离散与归属之间的挣扎,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风砧杵日相催:西风的吹动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琐碎声响提醒着诗人继续前行。
  2. 著破征衣整未回:诗人身着破旧的衣物,暗示他在外漂泊的艰辛,尚未能回到温暖的家中。
  3. 白雁已衔霜信过:白雁带着霜信飞过,象征着思念与离别,暗示诗人对故乡的牵挂。
  4. 青林閒送雨声来:青色的树林传来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气息,给人以慰藉。

修辞手法:

  • 拟人:西风与砧杵的结合,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白雁”与“青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苦楚的感悟,表现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个体对归属感的渴望与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时光流逝及即将到来的寒冷。
  • 砧杵:代表着生活的繁琐与艰辛。
  • 白雁:寄托思念与离愁。
  • 青林: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秋冬的寒冷
    C. 夏天的炎热

  2. “白雁已衔霜信过”中的“霜”主要指什么?
    A. 雪
    B. 秋冬的寒冷
    C. 早晨的露水

  3.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
    A. 无所谓
    B. 深深的思念
    C. 只想离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元好问的《药山道中》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侧重于孤独与静谧的情感,而元好问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朝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八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七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六 竹枝词四首 竹枝词四首 竹枝词三首 其二 竹枝词四首 其二 竹枝词四首 其一 竹枝词 其四 竹枝词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鹰拿燕雀 芬茀 寸禄斗储 丿字旁的字 坐不重席 巛字旁的字 升天入地 睚眦之忿 四字头的字 立字旁的字 舂淙 韭字旁的字 冷幽默 包含靸的词语有哪些 罗绷 为德不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