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时间: 2025-05-10 10:33:20

诗句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

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

直使声名传後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3:20

诗词名称: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
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
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白话文翻译:

我如同被逐的客人,离开了都城,士人们应该为那些被焚烧的美玉而悲伤。
高位的争夺不知谁能得志,往往在困境中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今天在柴桑的地方,我思念着诸葛亮,不知道何时能召唤到王勃。
即使声名能够传于后世,穷通之间又何必去较量功勋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飘然: 形容轻盈自由的样子。
  • 逐客: 被迫离开的人。
  • 士论: 指士人对社会、政治的议论。
  • 玉石焚: 比喻珍贵的事物遭到破坏。
  • 高位: 指权力地位。
  • 穷途: 处于困境的路途。
  • 柴桑: 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古地名。
  • 元亮: 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天禄: 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荣华富贵。

典故解析:

  •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才智和忠诚著称。
  • 王勃: 唐代诗人,以《滕王阁序》闻名,象征着才华横溢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提倡“变法”,主张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来增强国家力量,是“熙宁变法”的倡导者。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王安石身处政治风波之际,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思考与无奈,及对志同道合者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士人的关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次韵子履远寄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思索。在开头以“飘然逐客”自比,体现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与忧伤,传达出一种“被逐”的感受。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士人社会的反思,指出真正的才华往往是在逆境中产生的,强调了文学创作与个人处境之间的关系。

“柴桑今日思元亮”一句,表现了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敬仰,进一步引申出对志向和理想的追求。王安石在此不仅在怀念历史人物,更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最后两句“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则是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强调了个人名声在历史长河中的相对无足轻重,反映出其对功勋与穷通之间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情感上显得深邃而厚重,结合了个人的体验与历史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的哲理思维与诗歌艺术的双重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飘然逐客出都门:诗人感到自己如同被逐的客人,离开了繁华的都城,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2. 士论应悲玉石焚:士人们的见解与价值观,应该为珍贵的事物被毁而感到悲痛,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3. 高位纷纷谁得志:在权力的争夺中,谁能够获得成功,表现了对政治斗争的思考。
  4. 穷途往往始能文:在困境时,反而能激发出更好的文学创作,体现了逆境的启示作用。
  5. 柴桑今日思元亮:在柴桑怀念诸葛亮,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英雄的追思。
  6. 天禄何时召子云:对理想与名声的渴望与期盼,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7. 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强调名声的传承与个人成就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功名的淡泊。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高位纷纷”和“穷途往往”,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比喻: 将自己比作“逐客”,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权力与文学的反思,强调在逆境中仍能发现自我价值的理念。同时,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名声的淡泊追求,体现了王安石的理想与志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逐客: 象征被迫离开的孤独感。
  2. 玉石: 象征珍贵而脆弱的事物,反映社会的无常。
  3. 高位: 代表权力与地位的追求。
  4. 柴桑: 代表历史的回忆与对过往的追思。
  5. 声名: 代表个人成就与对后世影响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自比为何?

    • A. 高官
    • B. 逐客
    • C. 文人
  2. 诗中提到的“元亮”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诸葛亮
    • C. 王勃
  3. 诗中的“穷途往往始能文”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逆境能够激发创造力
    • B. 富贵才能写好文章
    • C. 文人不应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次韵子履远寄之作》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安石更倾向于理性思考与历史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豪放与洒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相思二首 其二 已亥杂诗 44 卜算子 已亥杂诗 45 浪淘沙 舟中夜起 摸鱼儿 够亥六月留别新安作 己亥杂诗·其五 山水画 美人蕉图 题画九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摧坚陷敌 SDR 牵引附会 飞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方底圆盖 评头论脚 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包含沽的成语 韋字旁的字 凤彩鸾章 倒八字的字 舌字旁的字 渥恩 仲雅 寺曹 马龙车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