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时间: 2025-08-13 13:57:58

诗句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

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

直使声名传後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3:57:58

诗词名称: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
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
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白话文翻译:

我如同被逐的客人,离开了都城,士人们应该为那些被焚烧的美玉而悲伤。
高位的争夺不知谁能得志,往往在困境中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今天在柴桑的地方,我思念着诸葛亮,不知道何时能召唤到王勃。
即使声名能够传于后世,穷通之间又何必去较量功勋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飘然: 形容轻盈自由的样子。
  • 逐客: 被迫离开的人。
  • 士论: 指士人对社会、政治的议论。
  • 玉石焚: 比喻珍贵的事物遭到破坏。
  • 高位: 指权力地位。
  • 穷途: 处于困境的路途。
  • 柴桑: 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古地名。
  • 元亮: 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天禄: 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荣华富贵。

典故解析:

  •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才智和忠诚著称。
  • 王勃: 唐代诗人,以《滕王阁序》闻名,象征着才华横溢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提倡“变法”,主张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来增强国家力量,是“熙宁变法”的倡导者。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王安石身处政治风波之际,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思考与无奈,及对志同道合者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士人的关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次韵子履远寄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思索。在开头以“飘然逐客”自比,体现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与忧伤,传达出一种“被逐”的感受。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士人社会的反思,指出真正的才华往往是在逆境中产生的,强调了文学创作与个人处境之间的关系。

“柴桑今日思元亮”一句,表现了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敬仰,进一步引申出对志向和理想的追求。王安石在此不仅在怀念历史人物,更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最后两句“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则是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强调了个人名声在历史长河中的相对无足轻重,反映出其对功勋与穷通之间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情感上显得深邃而厚重,结合了个人的体验与历史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的哲理思维与诗歌艺术的双重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飘然逐客出都门:诗人感到自己如同被逐的客人,离开了繁华的都城,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2. 士论应悲玉石焚:士人们的见解与价值观,应该为珍贵的事物被毁而感到悲痛,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3. 高位纷纷谁得志:在权力的争夺中,谁能够获得成功,表现了对政治斗争的思考。
  4. 穷途往往始能文:在困境时,反而能激发出更好的文学创作,体现了逆境的启示作用。
  5. 柴桑今日思元亮:在柴桑怀念诸葛亮,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英雄的追思。
  6. 天禄何时召子云:对理想与名声的渴望与期盼,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7. 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强调名声的传承与个人成就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功名的淡泊。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高位纷纷”和“穷途往往”,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比喻: 将自己比作“逐客”,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权力与文学的反思,强调在逆境中仍能发现自我价值的理念。同时,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名声的淡泊追求,体现了王安石的理想与志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逐客: 象征被迫离开的孤独感。
  2. 玉石: 象征珍贵而脆弱的事物,反映社会的无常。
  3. 高位: 代表权力与地位的追求。
  4. 柴桑: 代表历史的回忆与对过往的追思。
  5. 声名: 代表个人成就与对后世影响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自比为何?

    • A. 高官
    • B. 逐客
    • C. 文人
  2. 诗中提到的“元亮”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诸葛亮
    • C. 王勃
  3. 诗中的“穷途往往始能文”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逆境能够激发创造力
    • B. 富贵才能写好文章
    • C. 文人不应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次韵子履远寄之作》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安石更倾向于理性思考与历史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豪放与洒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同志 孙氏草堂望瑞石山 夜次鹦鹉洲 钱春 纹波洲 送朱本初法师赴豫章玉隆宫 题立仗马图 袁伯长侍讲,伯生、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 送张明德使君赴南恩州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因以为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二诸侯 昌亭之客 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无所长 乚字旁的字 桑间之约 厄字旁的字 德开头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递衍 男媒女妁 亹亹不厌 胄裔 金镶玉裹 负阻 革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