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2:46
吾心童稚时,不见一物好。
意言有妙理,独恨知不早。
初闻守善死,颇复吝肝脑。
中稍历艰危,悟身非所保。
犹然谓俗学,有指当穷讨。
晚知童稚心,自足可忘老。
我的心在童年时,未曾见到一物让人满意。
意中有深刻的道理,独恨自己明白得太晚。
初听到守善之人死去,心中不禁感到惋惜。
经历一些艰难与危险后,才明白自己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仍然认为世俗的学问,应该追求到尽头。
到了晚年,才明白童稚的心态,足以让我忘却老去的忧愁。
“守善”可指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仁义的追求,强调道德和品德的重要性。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推行的新法旨在富国强兵,具有深远的影响。其诗风刚健、质朴,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王安石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和个人生活的磨难后,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它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对生命的感悟以及最终对童稚心态的珍视。
《吾心》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其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通过回顾童稚时期的无忧无虑,诗人对“好”的追求却未能早早实现,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初闻“守善死”一事,诗人内心的惋惜不仅是对个体的惋惜,更是对社会道德缺失的深刻反思。
中年时经历艰难困苦,诗人最终领悟到生命的无常与脆弱,甚至是对自我存在的怀疑。这一变化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挣扎,也让人体会到他对世俗学问的追求。尽管如此,在生命的晚期,他领悟到童稚的心态其实能够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既有对理想的追寻,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终又回归到对内心简单纯粹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真实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终领悟到保持童稚心态的重要性,体现了人生态度的变化与内心的平和。
诗词测试:
诗中“守善死”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童稚心”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最终领悟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吾心》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涉及对人生的思索,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个人内心的反思与成长,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豪放人生的追求与享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