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4:00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在小路旁,柔嫩的桑树新芽已破土而出,
东边邻居的蚕种也已开始生长一些了。
平坦的山冈上,细嫩的草地里传来黄犊的鸣叫,
斜阳洒在寒冷的树林里,点缀着归巢的乌鸦。
远山近山,蜿蜒的道路斜斜地延展,
青色的旗帜旁边,有人家在卖酒。
城里的桃花和李花为风雨而忧愁,
而春天却在溪头的荠菜花中绽放。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自然气息和农事活动的开始,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以豪放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与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是一首描写春天的田园诗,展现了辛弃疾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开头两句描绘了乡间的桑树新芽和邻居养蚕的情景,表现了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新的生命和希望。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山冈和树林,细腻地捕捉了春日的温暖与宁静,展现出一幅和谐的乡村画卷。
而在最后四句中,诗人则将目光转向城中桃李,表达了对风雨无常的感慨,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尽管春天在溪头的荠菜花中绽放,但城市的桃李却因风雨而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诗人对繁华与宁静的思考与选择。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反映了辛弃疾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感悟,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田园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柔桑”指的是什么?
A. 柔软的草
B. 柔嫩的桑树
C. 柔和的阳光
D. 柔媚的花
诗中提到的“平冈细草鸣黄犊”描述了什么?
A. 小牛在草地上叫
B. 鸭子在水中游
C. 小羊在山坡上
D. 小鸟在树上唱
诗中“城中桃李愁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D. 对乡村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