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舟中 其一

《舟中 其一》

时间: 2025-05-07 22:34:13

诗句

扁舟东去几时还,身寄云涛泱漭间。

一夜橹声鸣到晓,觉来满眼是它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13

原文展示:

扁舟东去几时还,
身寄云涛泱漭间。
一夜橹声鸣到晓,
觉来满眼是它山。

白话文翻译:

小船向东漂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我身处这云涛波涛汹涌的水面之间。
一夜间,橹声响个不停,直到天亮。
醒来时,眼前所见的都是别的山峦。

注释:

  • 扁舟:小船。
  • 东去:向东漂去。
  • 几时还:何时才能回来。
  • 身寄:身处、身在。
  • 云涛泱漭:形容云雾和波涛的浩瀚。
  • 一夜:一个晚上。
  • 橹声:划船发出的声响。
  • 鸣到晓:响个不停直到天明。
  • 觉来:醒过来时。
  • 满眼是它山:眼前所见的都是其他的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士纯,号云舫,南宋诗人,著有诗词数十首。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独自乘舟东行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慨。诗中的舟行与云涛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饱含哲理。

诗歌鉴赏:

《舟中 其一》以小舟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于归家的渴望以及人生的无常。开篇“扁舟东去几时还”,一句便引入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心中的漂泊感。小船象征着离别,东去的方向暗示着对未来的未知。接下来的“身寄云涛泱漭间”更是将这种无助感推向极致,身处云涛之间,宛如在浩瀚的人生中迷失方向。

“一夜橹声鸣到晓”,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孤独感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一夜的橹声不仅是船行的声音,也是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与惆怅。直到“觉来满眼是它山”,诗人从梦中醒来,看到的是陌生的山峦,暗示着即便身在异乡,归家的路途依旧遥远。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将人与自然、归乡与漂泊的主题有机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扁舟东去几时还”:问船何时能回,体现了对归乡的渴望。
    • “身寄云涛泱漭间”:描绘身在波涛汹涌的境地,感受孤独与无助。
    • “一夜橹声鸣到晓”:一夜的舟行声,象征着漫长的漂泊。
    • “觉来满眼是它山”:醒来时看到的都是陌生的山,暗示归乡的无望。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舟比作漂泊的人生,云涛象征人生的波折。
    • 拟人:橹声似乎在诉说诗人的孤独与思乡。
    • 对仗:上下联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旅行孤独的感慨,以及人生漂泊的无常。

意象分析:

  • :象征漂泊与离别,承载着诗人的思绪与情感。
  • 云涛:代表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体现了自然的浩瀚。
  • :象征着归属与故乡,陌生的山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扁舟东去几时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归乡的渴望
    B. 对旅行的享受
    C. 对自然的赞美

  2. “身寄云涛泱漭间”中的“云涛”指的是什么? A. 人生的波折
    B. 船只的速度
    C. 水面的平静

  3. 诗中提到的“它山”是什么意思? A. 诗人故乡的山
    B. 陌生的山峦
    C. 诗人理想中的山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孝祥与李白的舟行主题,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张孝祥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诗三百首》
  • 《张孝祥诗文集》

相关查询

荔枝堂夕眺三首 其一 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三首 其三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 行役有叹二首 寄题彭泽王尉廨舍二境·潜玉洞 再并赋瑞香水仙兰三花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 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二十四 爱山堂 新栽德安牡丹,透根生孙,枝皆千叶种也,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炙风筛 皮笑肉不笑 滞淫 山字旁的字 山水意 单人旁的字 燕器 天年不齐 船户 卷曲 车字旁的字 识微见几 堵塞漏卮 牛字旁的字 包含周的成语 包含猫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