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1:47
梅花十绝
作者: 方岳 〔宋代〕
竹缘货殖比封君,
松爱微官不避秦。
至竟羞与哙等伍,
岁寒谁障瘐公尘。
在竹林之中,商人们的交易比封建君主更为活跃;
在松树之下,爱好清贫的微官不避开秦国的压迫。
最终我羞于与那些贪婪之人同流合污,
在这寒冷的岁月中,谁又能遮挡住公子的尘世烦扰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介甫,号逸夫,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志向和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成于方岳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反思,透过梅花的坚韧,表现了他对清白和高洁的追求,强调在逆境中坚持自我。
《梅花十绝》通过竹、松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竹林中生意兴隆的景象,暗喻了社会的商业化和对名利的追逐。诗人以“竹缘货殖比封君”来指责当时的社会风气,认为商人比封建君主更为富有活力和权势,反映了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批判。
接着,诗人以“松爱微官不避秦”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向往,松树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微官则代表了那些不愿沉沦于世俗权力的人。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的立场:即使身处权臣的阴影下,也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自我警醒。他羞于与那些贪婪、追名逐利之人同流合污,表现出一种高洁的自我追求和对世俗的反感。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在冷酷现实中的孤独与坚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清白和高洁品格的追求,抨击社会的物质主义和对名利的盲目追逐,表现了诗人对清新高洁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竹缘货殖比封君”主要表达了什么?
“岁寒谁障瘐公尘”中的“岁寒”象征什么?
诗人对那些贪婪的人有何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梅花十绝》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