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无寐

《无寐》

时间: 2025-05-02 09:35:39

诗句

雨寒不寒苔藓紫,霜落未落杨柳黄。

野鹰饥啸兽择肉,边马战摧乌啄疮。

兵氛甚恶寸心折,剑无恙,双毛苍。

极知三百六旬气月短,其奈二十五点更漏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5:39

无寐

作者:方岳 〔宋代〕

原文展示:

雨寒不寒苔藓紫,霜落未落杨柳黄。
野鹰饥啸兽择肉,边马战摧乌啄疮。
兵氛甚恶寸心折,剑无恙,双毛苍。
极知三百六旬气月短,其奈二十五点更漏长。

白话文翻译:

这场雨冷得让人感到一丝寒意,苔藓依旧显得紫色,霜降未降时,杨柳已经开始变黄。野鹰在饥饿中啸叫,野兽选择肉食,边境的马在战斗中受伤,乌鸦啄食伤口。战争的气氛让人心痛,虽然剑还完好如初,我的双鬓却已苍白。我深知一年三百六十天的时光短暂,却无奈二十五个时辰的夜更长。

注释:

  • 苔藓紫:苔藓呈现紫色,形容环境的寒冷。
  • 杨柳黄:霜降未落,杨柳的颜色已变黄,暗示季节的变化。
  • 野鹰饥啸:野鹰因饥饿而高声啼叫,象征生存的艰难。
  • 寸心折:内心受到极大的痛苦和折磨。
  • 剑无恙:指武器仍然完好。
  • 双毛苍:指两鬓已经变白,暗示年华的流逝。
  • 二十五点更漏:指夜深人静时,时间似乎变得格外漫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君远,号天柱,宋代诗人,以其诗作的清新和意境深邃而闻名。他在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成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战争景象,反映了对战乱的厌倦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诗歌鉴赏:

《无寐》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战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悲凉氛围。前两句表现了自然的寒冷与时节的更替,苔藓的紫色与杨柳的黄意象交替,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接下来的野鹰啸叫与边马受伤,则将目光转向战争的惨烈,生动地展示出战争对生命的摧残。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在“兵氛甚恶寸心折”中得以升华,剑虽无恙,却无法减轻他内心的折磨。最后,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夜晚的漫长,更加深了诗中孤独感和无助感。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细腻而深刻,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自然景象表现出寒冷与生命的变迁,通过细腻的描绘引入诗人内心的感受。
    • 第三、四句:描绘战争的残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生存的艰难。
    • 第五、六句:情感的集中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对无常的感慨。
    • 第七、八句: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
  •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与战争的对比。
    • 拟人:野鹰啸叫,赋予动物以人类的情感。
    • 比喻:内心折磨比喻为“寸心折”,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短暂和战乱带来的痛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寒冷与压抑。
  • 苔藓、杨柳:生命的脆弱与时光流逝。
  • 野鹰、兽:生存斗争的象征。
  • :象征武器的无用与内心的痛苦。
  • 双毛苍:象征年华的流逝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苔藓紫”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寒冷的天气
    • B. 生命的脆弱
    • C. 战争的残酷
    • D. 自然的美丽
  2. 诗人提到“剑无恙”意味着什么?

    • A. 战争的胜利
    • B. 内心的痛苦依然存在
    • C. 外在环境的和平
    • D. 生命的长久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方岳的《无寐》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但方岳更侧重自然与内心的对比,杜甫则更强调对社会的直接批判与忧国情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友人赴乡举 送诗友归西湖 送胡月山归湖山 书江亭壁 寿史相 寿毛荷塘 寿黄复庵 石湖归途 射雁马上口占 上林归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符 单人旁的字 重蹈覆辙 包含维的词语有哪些 一蒂儿到底 妄尘而拜 韋字旁的字 糠菜半年粮 楚才晋用 包含他的成语 瓦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读书种子 外界 驰名当世 商业网 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