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4:23
原文展示: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七 庾信 〔南北朝〕
自怜循短绠,方欲问长沮。 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 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
白话文翻译:
我自怜地沿着短绳前行,正想询问长沮的智慧。 茂陵的身体仍然瘦弱,淮阳的疾病尚未痊愈。 反而怀疑承受了毒水,忽然间像是遇到了昌菹。 汉阳的叹息即将结束,咎繇害怕突然间一切都将消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赋,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是庾信在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是庾信在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当时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中“自怜循短绠”和“方欲问长沮”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渴望,而“茂陵体犹瘠”和“淮阳疾未祛”则反映了作者身体的衰弱和疾病的困扰。后两句“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和“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则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庾信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自怜循短绠”中的“短绠”比喻什么? A. 处境艰难 B. 智慧 C. 疾病 D. 不幸遭遇
诗中“方欲问长沮”中的“长沮”象征什么? A. 处境艰难 B. 智慧 C. 疾病 D. 不幸遭遇
诗中“茂陵体犹瘠”中的“茂陵”象征什么? A. 处境艰难 B. 智慧 C. 身体的衰弱 D. 不幸遭遇
诗中“淮阳疾未祛”中的“淮阳”象征什么? A. 处境艰难 B. 智慧 C. 疾病 D. 不幸遭遇
答案:1. A 2. B 3. C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