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

《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

时间: 2025-05-10 09:13:12

诗句

苍山过秦梁,山尽见川陆。

下马古成都,访垄得乔木。

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

当时相如归,徒自盛车毂。

不问有是为,事乃今古独。

还因问耆旧,亦莫遗隐卜。

荒祠古柏下,残月杜鹃哭。

凭君约史笔,书作西来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3:12

原文展示:

苍山过秦梁,山尽见川陆。
下马古成都,访垄得乔木。
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
当时相如归,徒自盛车毂。
不问有是为,事乃今古独。
还因问耆旧,亦莫遗隐卜。
荒祠古柏下,残月杜鹃哭。
凭君约史笔,书作西来目。

白话文翻译:

苍茫的山脉越过秦梁,山的尽头可见川陆。
我下马于古成都,寻访那高耸的乔木。
扫去席上的杂草,泪水湿透了祭肉。
当年相如归来,徒然只见车轮的盛况。
不问这其中缘由,事情在今古之间独立。
还因问询年长者,也未曾遗忘隐秘卜卦。
荒凉的祠庙古柏下,残月中杜鹃在哭鸣。
请你借助史笔,记下这次西来的见闻。

注释:

  • 苍山:指高大的山脉。
  • 秦梁: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
  • 古成都:指古代的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
  • 扫箨:清扫席上的杂草。
  • 奠席:指祭祀时铺设的席子。
  • 相如:指司马相如,古代文学家。
  • 车毂:车轮的轴心,形容当时的盛况。
  • 耆旧:年长的老人,指长者。
  • 隐卜:指隐秘的卜卦。
  • 荒祠:荒废的祠堂,表明历史的沧桑。
  • 杜鹃:杜鹃鸟,常用来象征哀伤。

典故解析:

  • 相如归:指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的归乡场景,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感慨。
  • 杜鹃泣血:杜鹃鸟被视为悲哀的象征,常用以寄托哀伤情绪,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山水、咏史为主题。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送别范景仁学士归蜀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过往历史的感慨。诗中表现了对古成都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是一首充满思古之幽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壮丽的山川和古老的成都,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其中“苍山过秦梁,山尽见川陆”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壮阔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归乡的旅途遥远而曲折。同时,诗人在此地留下了一段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对过去岁月的追思。

诗中“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的画面极具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离死别的深刻感受,仿佛在为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曾经的情感默默哭泣。相对的“当时相如归,徒自盛车毂”则透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表明历史的盛况已成过往,唯有回忆留存。

整首诗以“凭君约史笔,书作西来目”作为结尾,既是对友人的托付,也是对历史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这首诗,梅尧臣不仅传达了深切的友情,也展示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山过秦梁,山尽见川陆。
    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色,暗示归途的遥远。

  2. 下马古成都,访垄得乔木。
    表达了诗人下马停留,寻找古老成都的情景。

  3. 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
    祭祀的场景,表达了悲伤的情感。

  4. 当时相如归,徒自盛车毂。
    提到历史人物,表达对过去盛况的惋惜。

  5. 不问有是为,事乃今古独。
    反思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现出对历史的独立思考。

  6. 还因问耆旧,亦莫遗隐卜。
    向长者请教,尝试寻找历史的隐秘。

  7. 荒祠古柏下,残月杜鹃哭。
    通过荒凉的场景表现哀伤,杜鹃鸟象征悲痛。

  8. 凭君约史笔,书作西来目。
    托付历史记载,期待对往事的记录与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如“苍山”不仅指山脉,也寓意情感的深远。
  • 拟人:杜鹃的哭鸣赋予鸟类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出现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历史人事,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友人归乡的祝福。这种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在表达友谊之余,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山: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伟岸。
  • 古成都:代表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追忆。
  • 杜鹃:常用以象征悲伤和对故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成都”是指哪个地方?

    • A. 现代成都
    • B. 古代的成都
    • C. 秦朝的都城
    • D. 湖南的长沙
  2. 诗中“扫箨开奠席”中的“奠席”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古代乐器
    • B. 祭祀时铺设的席子
    • C. 诗人的座位
    • D. 书法作品
  3. “凭君约史笔”的意思是:

    • A. 希望朋友记下历史
    • B. 与朋友约定出游
    • C. 让朋友写诗
    • D. 希望朋友学习历史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送别情感,兼具自然与人生哲理。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自然景色与旅途心情,具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梅尧臣的诗更侧重于历史的追溯,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1. 《梅尧臣诗集》
  2. 《宋诗三百首》
  3. 《古诗文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宋英叟二首 和石庵洪府理金沙酴醾牡丹二首 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 和牛知事 和南山弟虎图行 和闽人龚玉峰韵 和梅镜寄韵 和虑可庵悲秋十首 和虑可庵悲秋十首 和虑可庵悲秋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班衣戏采 避所 怡畅 疲心竭虑 高飞远走 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路心 折文旁的字 半途而废 瓦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炊鲜漉清 斑瑕 不咸不淡 两结尾的成语 八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