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雁洲

《过雁洲》

时间: 2025-05-01 03:55:49

诗句

船从雁洲北去,雁背春风亦归。

但见平沙绿水,{上艹下闾}蒿荻笋方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5:49

原文展示:

船从雁洲北去,
雁背春风亦归。
但见平沙绿水,
上艹下闾蒿荻笋方肥。

白话文翻译:

船从雁洲的北面驶去,
雁儿在春风中也随之归来。
只见平坦的沙滩和碧绿的水面,
水草丰盛,荻草和笋子都长得格外肥美。

注释:

  • 雁洲:指的是一种地名,可能是指水鸟栖息的地方。
  • 北去:向北方行驶。
  • 雁背:雁儿的背部,诗中借指雁儿在春风中归来的情景。
  • 平沙绿水:平坦的沙滩和碧绿的水面,描绘了一幅自然的景象。
  • 上艹下闾:上面长着水草,下面是荻草和笋。
  • 荻笋: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和竹笋,形容自然环境的丰饶。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雁洲”作为地名,可能引申出春天万物复苏、候鸟归来的意象,与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息息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润,号青山,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乡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正值春天,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雁洲》以清新自然的景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的开头,船从雁洲北去,雁儿也在春风中归来,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接着,诗人描绘了“平沙绿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水草丰盛,荻草和笋子长得格外肥美,体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特征。

整首诗的意象清新,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展现了人们在春天这个季节中所感受到的生命力和希望。这种感受与梅尧臣的生活背景密切相关,他身处一个变革与发展的时代,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珍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船从雁洲北去:画面开启,船从北方驶向雁洲,营造出一种行走的感觉。
    • 雁背春风亦归:雁儿在春风中归来,暗示着万物复苏,生活的希望。
    • 但见平沙绿水:描绘自然的美景,平坦的沙滩与碧绿的水面形成鲜明对比。
    • 上艹下闾蒿荻笋方肥:强调自然环境的丰饶,反映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雁儿比作归来的旅人,表现春天的温暖。
    • 拟人:春风像一个使者,带来生机与希望。
    • 对仗:诗句中形成了音韵的和谐,增加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家乡的依恋。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行者,指向探索与旅途。
    • :象征着归乡,代表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沙、水、草:代表自然的美好和丰饶,反映出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雁洲”指的是: A. 一种鸟类
    B. 一种地名
    C. 一种植物

  2. 诗中提到的“春风”主要象征: A. 寒冷
    B. 生机与希望
    C. 暴风雨

  3. “平沙绿水”描绘的是: A. 荒凉的景象
    B. 自然的美丽
    C. 人工的建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过雁洲》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梅尧臣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而王维则强调了山林的幽静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梅尧臣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龙虎台应制 八月二十日梦与二美人共饮席上各请赋诗余得一绝醒而忘其首句因足成之漫纪于此 晚泊魏家湾 送刘政孙 梅花集句 其七十四 金丹诗诀 其十四 小师写真请赞 蓟州观市集 荅江进之别诗 次韵苏明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热心肠 疋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包含卉的词语有哪些 椿龄无尽 贴承 愧畏 包含委的成语 太姒 银管 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诲而不倦 斗字旁的字 一介书生 涓埃之功 骨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铁打江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