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2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8:59
忍泪看天,怆孤寄层冰千尺。
哀时意江关词赋,兰成萧瑟。
赞佛清凉伤窈窕,影梅金谷迷朱碧。
怅双成何忽似明妃,思佳客。
重阍锁,森戈戟。
西陵下,看松柏。
更几多沈恨,共谁呵壁。
疑案钩稽情具在,沈吟次第天难黑。
倩何人为散杜陵愁,吹长笛。
忍着泪水仰望天空,心中悲伤孤独,犹如层层冰雪千尺厚重。
哀怨的时刻,江边的词赋愈显萧瑟,兰花也因之凋零。
赞美佛陀的清凉,却为窈窕的身影所伤,梅花的影子在金谷中迷失于朱色和碧色之间。
怅然若失,怎会忽然像明妃那样思念佳客?
重重的阍门锁住了我,周围刀枪林立。
在西陵之下,遥望松柏。
还有多少沉重的恨意,能与谁去倾诉?
疑虑的案情勾勒出深情仍在,沉吟着,天色却渐渐暗淡。
请问何人能为我散去杜陵的愁苦,轻轻吹响那悠长的笛声?
龙榆生(1885-1944),字雨生,号鹤山,湖南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感伤、豪放见长,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历史的感悟表达了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沧桑与无奈。
这首《满江红》以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忍泪看天”直接引入了情感基调,透出一种孤独与无奈;而“层冰千尺”则生动地描绘了内心的冰冷与封闭,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如“兰成萧瑟”、“影梅金谷”等,交织出一种悲凉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被时光遗忘的故事。
诗中对“明妃”的提及,不仅增强了情感的共鸣,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重压与个人情感的无奈。结尾部分“倩何人为散杜陵愁,吹长笛”则是对解脱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爱的向往。这种对悲伤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艺术感染力,也富有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失落、思念等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反映了一种深沉的文化自省与情感共鸣。
这些意象在诗中构成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忍泪看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悲伤
C. 平静
答案:B
“层冰千尺”比喻了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悲伤
C. 温暖
答案:B
明妃是谁?
A. 诗人
B. 王昭君
C. 其他角色
答案:B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龙榆生的《满江红》更多地展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却同样反映了对生活与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