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1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11:05
满江红 三首,赠薛夫人 其一
兰畹金荃,问佳句有谁消得。除非是沉香亭畔,一枝倾国。
数载端详云鬓影,如今始傍牙签侧。
想曾随阿母理真仙,瑶台。
浑不似,初相识。寒暄语,何须说。
愿小年如昼,清谈竟日。无奈妒花窗外雨,催春去也催人别。
笑归来魂梦尚依依,重寻觅。
在兰花丛生的地方,金色的荃草,问谁能写出佳句。除非是在沉香亭旁,才有那倾国倾城的佳人。
经过数年的细看,才明白如今才靠在牙签旁边。
想当年曾跟随母亲理真仙,游历瑶台。
现在与初见时的模样完全不同,寒暄的言语又何必多说。
希望小年如白昼般明亮,清谈直到日暮。然而无奈窗外的雨水,让春天流逝,也让人分别。
笑着回来,梦魂依旧缠绕,重重寻找。
作者介绍:顾贞立(1640年-1710年),字子云,号青溪,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取材于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是一个盛行文人雅士的社会,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写,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内心的情感纠葛。
《满江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开篇以“兰畹金荃”描绘出一幅清幽的自然图景,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接着引入对美人和清谈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想曾随阿母理真仙,瑶台”一句,令人联想到与母亲共度的美好时光,暗示对母爱的怀念与珍视。随后,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无奈妒花窗外雨,催春去也催人别”,展现了对春天和离别的无奈,情感愈加深邃。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读来令人感同身受。诗的结尾以“重寻觅”作结,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期盼,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厚度和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爱与美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畹金荃”意指什么?
A. 兰花与荃草
B. 美丽的女子
C. 美好的回忆
“无奈妒花窗外雨”中“妒”字的意思是?
A. 羡慕
B. 嫉妒
C. 悲伤
诗人希望生活“如昼”,这表达了他对什么的渴望?
A. 明亮与欢乐
B. 安静与孤独
C. 忙碌与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