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4:55
高阳台 寄怀红豆蔻
作者:朱庸斋
红豆愁题,碧丝庸理,梨花旧苑成秋。
酒醒蓬瀛,春心尚困梢头。
莺围蝶绕相怜惯,奈繁英落尽难收。
况禁他燕影江南,空待高楼。
移情漫向湾头水,记垂杨折罢,还驻兰舟。
几换悲欢,风华少日都休。
如今久断家山梦,问伊谁共领温柔。
自消凝,寸寸鱼波,渺渺蘋洲。
红豆因忧愁而写下这首诗,碧丝绳上编织着深厚的情感,梨花盛开的旧园子已然变成了秋天。酒醒后在蓬莱仙境,心中春意依然被困在树梢。黄莺围绕着蝴蝶常常互相怜惜,然而繁花落尽,难以再收集。更何况被禁锢在江南的燕子影子,只能空等高楼。情感漫漫流向湾头的水,记得曾折下的垂杨,依然停驻在兰舟上。数次经历悲欢离合,风华正茂的岁月已经不再。如今与故乡的梦已断,问问谁能与我一同感受温柔。渐渐消逝的情感,像水波般细微,渺茫如蘋洲。
作者介绍:朱庸斋,近代诗人,擅长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相结合,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因离乡而生愁,借景抒情,以表思乡之苦与对往昔的怀念。
这首《高阳台 寄怀红豆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开头以“红豆愁题”引入,直接点明了主题,红豆的愁苦象征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诗中“梨花旧苑成秋”则通过季节的变化,传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恋爱的甜蜜,同时又感到繁花落尽的惋惜。“莺围蝶绕相怜惯”,展现了恋爱中的温柔与依偎,但随即又转向对失去的无奈,“奈繁英落尽难收”,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力挽留。
后半部分,诗人借助江南的燕影高楼,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如今久断家山梦”,更是深切地道出了对故土的思念与渴望。结尾的“寸寸鱼波,渺渺蘋洲”则进一步加强了孤独感和对往昔的怀念,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思念为主线,结合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过往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红豆愁题”中的红豆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思念
C. 友谊
D. 财富
诗中提到的“梨花旧苑成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欢愉
B. 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C. 对恋情的期待
D. 对未来的希望
“几换悲欢,风华少日都休”中“风华”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岁月
B. 风景如画
C. 快乐的时光
D. 人生的经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