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47
花满河阳,棠阴蔽野,久着贤声。
记京第相逢,仙凫书接,山楼久住,藜火宵明。
笔擅三长,才堪八面,每见挥毫对客成。
白鸥园,平生老眼,为尔偏青。
谩夸词翰纵横。还自愧文章浪得名。
念此日编摩,真劳旧宰,它年流播,尽付来英。
宝泽楼前,琼恩堂上,几度笙歌共醉醒。
沧洲远,鳌峰乌石,目送君行。
河阳的花开得繁盛,棠树的阴影遮蔽了广阔的田野,常常听到贤士的声音。
记得在京城的某次相逢,仙鹤传书,山楼之上长住,夜晚的藜火明亮如昼。
我笔力擅长于三长(对仗工整、用词考究),才华足以应对八方,常常在与客人交流时挥毫成篇。
在白鸥园中,我的眼睛已老,却为你而格外青睐。
我漫夸词句的纵横,却又自愧文章名声是浪得的。
想到今天的相聚,真是要多谢老宰相,他年若能流传,尽归你们这些后起之英才。
在宝泽楼前,琼恩堂上,我们曾几度酩酊共醉。
远望沧洲,鳌峰与乌石,目送你的离去。
夏言,明代诗人,字云卿,号白石,曾任内阁首辅。其诗文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为特点,常有对后辈的教诲和期许。
此诗写于夏言送别友人袁子回闽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沁园春 其二十六 送佩兰袁子还闽》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悠远的送别诗。全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环境和友人的才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以“花满河阳,棠阴蔽野”引入,生动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河阳,营造出一种温馨的送别氛围。接着,诗人回忆与袁子的相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之情,“笔擅三长,才堪八面”,显示了对袁子文才的赞美,并且表达了自己在友人面前的谦卑与自愧。
诗中“念此日编摩,真劳旧宰”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旧时宰相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美好希冀。最后以“目送君行”收尾,令人感受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渗透着深厚的人情味,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真诚祝福与期望,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后辈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花满河阳”象征了什么?
诗人对袁子的才华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目送君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