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28
粹老家隔帘听琵琶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马卿劝客且无喧,请以侍儿临酒樽。
妆罢黄昏帘隔面,曲终清夜月当轩。
弦弦不乱拨来往,字字如闻人语言。
千古胡沙埋妙手,岂如桃李在中园。
马卿劝我别喧闹,请让侍女端酒来。
妆饰完毕的黄昏,帘子隔着面庞,
曲子结束在清夜,明月照在窗前。
琴弦拨动不乱,字句仿佛听见人语。
千古的胡沙埋没了能手,岂比桃李之花盛开在园中。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诗人借助音乐的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上优秀技艺的怀念。
黄庭坚的《粹老家隔帘听琵琶》以琵琶的乐声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诗中描绘了黄昏时分,妆罢的女子透过帘幕而来的琵琶声,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优雅的氛围。诗的开头,马卿的劝告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情,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在这一刻显得尤为珍贵。
乐曲的结束与清夜的月光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通过“弦弦不乱拨来往,字字如闻人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音乐的流畅与人声的亲切。这种对音乐的感悟,不仅仅是对表面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映。
最后,诗人以“千古胡沙埋妙手,岂如桃李在中园”作结,表达了对杰出技艺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形成了对比,突显出优秀才艺在时间长河中的珍贵。这首诗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历史上优秀技艺的怀念。诗中深刻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相结合,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启示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马卿”是指:
A. 诗人的朋友
B. 侍女
C. 一种乐器
D. 诗人的名字
诗中“弦弦不乱拨来往”表达了什么意象?
A. 乐器的和谐
B. 人生的纷扰
C. 黄昏的宁静
D. 友谊的珍贵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B. 对历史的惋惜
C. 对技术的赞美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