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伯父祖善耆老好学於所居紫阳溪後小马鞍山为

《伯父祖善耆老好学於所居紫阳溪後小马鞍山为》

时间: 2025-05-06 19:32:28

诗句

樵入千岩静,松含万籁寒。

儿童给行李,藜蓧对衣冠。

小槛聊防虎,时来即解鞍。

阿翁吹笛罢,怀昔泪相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28

原文展示

伯父祖善耆老好学於所居紫阳溪後小马鞍山为
樵入千岩静,松含万籁寒。
儿童给行李,藜蓧对衣冠。
小槛聊防虎,时来即解鞍。
阿翁吹笛罢,怀昔泪相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小马鞍山的老者,他热爱学习,周围环境宁静而清幽。樵夫在千山万壑中伐木,松树在万籁俱寂中显得格外寒冷。孩子们帮忙搬运行李,老者穿着朴素的衣服。小小的栏杆能够防御老虎,但老者有时也会解开马鞍,放松心情。最后,阿翁(老者)吹笛子结束,流下怀念过去的泪水。

注释

  • 伯父:指诗人的叔叔或长辈。
  • 善耆老:善于学习的老者。
  • 藜蓧:一种草本植物,寓意简朴和清贫的生活。
  • 解鞍:放下马鞍,象征放松心情或暂时停下工作。
  • 阿翁:对老者的尊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常融入对自然的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时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学习的执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隐居老者的生活,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深邃。开头两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寒冷,樵夫的活动与松树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安详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中,儿童的出现让场景变得温暖,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情。小槛虽小,却能抵挡老虎,隐喻着老者的淡泊名利和对世俗的超然。最后部分,阿翁吹笛罢,回忆往昔,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情感真挚且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樵入千岩静:樵夫在千山万壑中伐木,环境显得极其静谧。
  2. 松含万籁寒:松树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寒冷,暗示自然的冷漠。
  3. 儿童给行李:孩子们帮助搬运行李,显示出人情的温暖。
  4. 藜蓧对衣冠:藜蓧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与华丽的衣冠形成对照。
  5. 小槛聊防虎:小栏杆虽小,但可以防御老虎,暗喻老者的淡泊。
  6. 时来即解鞍:老者偶尔放松心情,表明他对生活的态度。
  7. 阿翁吹笛罢:老者结束吹笛,象征着生活的宁静。
  8. 怀昔泪相看:流下怀念的泪水,表达对过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如“樵入千岩静,松含万籁寒”。
  • 拟人:将松树和儿童拟人化,使得自然与人文交融。
  • 象征:藜蓧象征简朴生活,马鞍解开象征放松与自由。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习的执着,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樵夫:象征着辛勤与宁静。
  • 松树:象征着坚韧与冷静。
  • 儿童:象征着纯真与温情。
  • 小槛:象征着保护与简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翁”指的是谁? A. 樵夫
    B. 老者
    C. 儿童

  2. “小槛聊防虎”中,小槛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保护
    C. 忍耐

  3.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富贵生活
    B. 隐逸生活
    C. 繁华生活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鹿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黄庭坚的诗则突出人文情怀与对学习的执着。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满庭芳 花梦 满庭芳 满庭芳·道释儒门 满庭芳 满庭芳 七夕 满庭芳 刘郎为秋娘制曲,余亦继声,用少游韵 满庭芳 满庭芳·凤阁祥烟 满庭芳 满庭芳 丹阳神光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穿凿附会 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勘同 中看不中用 包含弁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经史百子 力软筋疲 怜憃 倍结尾的成语 送春 山鹧 示字旁的字 江翻海扰 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季友伯兄 火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