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论俗十二首

《论俗十二首》

时间: 2025-05-10 07:09:15

诗句

愚氓扰潢池,囏难亦常态。

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孵壳微,跐践悉糜碎。

养成羽翮雄,飞掣鞲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

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

隆宽俗与新,侥幸汝勿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9:15

原文展示

愚氓扰潢池,囏难亦常态。
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孵壳微,跐践悉糜碎。
养成羽翮雄,飞掣鞲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
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
隆宽俗与新,侥幸汝勿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与反思。愚蠢的民众扰乱了水池的清澈,懦弱与困难已成为常态。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暗藏心机,事情的变化令人感到惊讶。狼狈的声音长久以来潜伏在混乱中,巨鲸的屠戮又何以悔恨?流言蜚语如火焰般蔓延,狡猾的谍报者则趁机而入。起初如同孵化的蛋壳微不足道,然而后来的践踏使其破碎不堪。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终于长成了雄鹰,正要展翅高飞,却被束缚于鞭绳之中。岁月在剪锄中消磨,毒刺却不断扩展疆界。过去追问的根源,如今罪责无法掩盖。南冠囚徒走在路上,东市则是惩罚的场所。宽容于世俗与新事物的交融,希望你不再侥幸。

注释

  • 愚氓:愚蠢的民众。
  • 潢池:清澈的池塘,象征社会的和谐。
  • 簪绅:指身居高位的文官。
  • 豺声:比喻狡诈、凶险的声音。
  • 鲸戮:比喻对于弱者的残酷欺压。
  • 南冠囚:指因罪被囚禁的人,南冠为古代囚徒的标志。
  • 东市:古代交易市场,这里引申为惩罚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字季和,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常以讽刺和批判社会现象为主题。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不公,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论俗十二首》是在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失落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社会的种种弊端,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无奈与愤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诗的开篇以“愚氓扰潢池”引入,设置了一个清澈的理想境界,而后逐渐揭露出社会的种种恶习与丑态。诗中提到的“簪绅有包藏”彰显了权贵阶层的伪善与阴险,使人不禁反思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

在结构上,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初始的微小问题与后来的巨大灾难相联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社会的无力感与个人的渺小。尤其在描绘“游言张凶焰”时,流言的扩散如同火焰般不可阻挡,正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刻揭露。最后以“侥幸汝勿再”结束,既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改善社会风气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愚氓扰潢池:愚蠢的民众打扰了社会的和谐。
  2. 囏难亦常态:对困难的适应已成为一种常态。
  3. 簪绅有包藏:高位者往往心藏险恶。
  4. 事异吁可怪:事情变化莫测,令人惊讶。
  5. 豺声久伺乱:狡诈的声音潜伏在混乱之中。
  6. 鲸戮终何悔:对弱者的伤害之后又如何悔恨?
  7. 游言张凶焰:流言蜚语如同凶猛的火焰。
  8. 巧谍移机会:狡猾的谍者趁机而入。
  9. 初如孵壳微:初看似小事。
  10. 跐践悉糜碎:然而被践踏后变得支离破碎。
  11. 养成羽翮雄:经过时间的积累,终成雄鹰。
  12. 飞掣鞲绳外:却被束缚在鞭绳之外。
  13. 剪锄淹岁月:岁月在无情的切割中流逝。
  14. 螫毒弥疆界:伤害的扩展无所不在。
  15. 向来诘端由:过去的追问如同根源。
  16. 罪白不容盖:罪责无法掩盖。
  17. 南冠囚载路:南冠囚徒行走在路上。
  18. 东市诛其最:东市是惩罚的场所。
  19. 隆宽俗与新:宽容于世俗与新事物的交融。
  20. 侥幸汝勿再:希望你不再抱有侥幸。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游言张凶焰”将流言比作火焰,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较强的对仗工整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排比:在描述社会现象时,使用排比手法,使意思更加深刻有力。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风气的深切关怀,传递出一种警示与希望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愚氓:象征无知与盲目的民众。
  • 潢池:象征理想与和谐的社会状态。
  • 豺声:象征社会中的恶势力。
  • 鲸戮:象征对弱者的残酷压迫。
  • 羽翮:象征自由与高飞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愚氓”指的是?

    • A) 聪明的人
    • B) 愚蠢的民众
    • C) 高官显贵
    • D) 学者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南冠囚”象征着___

  3. 判断题:这首诗对社会丑恶现象持积极态度。(对/错)

答案

  1. B
  2. 罪犯或被囚禁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也反映出对世事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刘子翚的作品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多是豪放与洒脱,而刘子翚则更注重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对宋代诗词的风格与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 《刘子翚诗文集》:收录刘子翚的生平与作品,解读其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沈休文宿东园 拟谢叔源游西池 赋得鍊云生水得生字五言八韵 鹿筋 熊掌 听雨 望雨 游黄山 诗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负众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愒日 归根结柢 奉公守法 诗袋 未视之狗 面积 包含陌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父母恩勤 闪缀 径尺 力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包含凑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