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06
观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别本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温温文定公,至道夙所钦。
神超虽缅邈,余英壮儒林。
正容阅真翰,默默流至音。
不事八法奇,天成写幽襟。
有如瀚海鸿,随波自浮沉。
又如太虚云,舒卷杳莫寻。
乃知晋魏还,笔端有哇淫。
弃藁竞韬藏,非将玩球琳。
庶几字画间,可以求其心。
清伊一派流,汇作万太深。
沟渠有暴盈,淟涊时见侵。
投胶了不难,公以独力任。
我惭步趋晚,悠然寄孤吟。
流风在目前,著鞭要骎骎。
愿分墨本余,刻之苍岸阴。
大块有动摇,斯文无古今。
这首诗赞美了胡文定公的书法艺术和其内在的道德修养。温和的胡公,早已被我钦佩。他的气神虽显得飘渺,但其才华在儒林中依然显赫。我认真地观赏着他的书法,默默感受到那流淌的气韵。他并不追求八法的奇特,而是自然地表达出内心的幽深情怀。就像浩瀚的海洋中的鸿雁,随波浮沉;又如太虚中的云彩,舒展又消散,难以捉摸。可以说,晋魏时期的书法风格在他的笔下得以延续。抛弃那些浮华的技巧,他并不只是玩弄笔墨。希望在他的字画之间,能够领悟到他的心境。清澈的书法如同一条流淌的河,汇聚成深邃的海洋。溪流有时会暴涨,时而又见水流侵入。能够在书法中投下心血并不难,他依靠自己的力量,任凭笔墨流淌。我为自己处于后期而感到惭愧,悠然自得地寄托着孤独的吟唱。眼前的微风轻轻拂过,我在马背上要奔向远方。希望能分得他的一点书法,刻在苍翠的山阴。天地间的事物时常动摇,而文化的内涵却超越古今。
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以书法和绘画为主题,表现出对文人雅士的崇尚和对文化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对胡文定公书法的赞美之际,表明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对胡公才华的钦佩。
刘子翚在《观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别本》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胡文定公的崇敬。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而富有层次感,开头以“温温文定公”引入,表现出对胡公的温和印象,接着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揭示了书法的深邃和艺术的真正内涵。
诗中“有如瀚海鸿,随波自浮沉”通过鸿雁的自由与自然的漂浮,表现了书法的随性与深邃。再如“又如太虚云,舒卷杳莫寻”,强调了书法艺术的虚无和不可捉摸,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庶几字画间,可以求其心”的思考,体现了对书法内涵的追求,渴望在字句中找到心灵的共鸣。
诗的后半部分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处境的反思和对胡公的敬仰,“我惭步趋晚,悠然寄孤吟”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追求的自省与孤独感,流露出一种谦卑和对文人生活的思考。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是对书法技巧的赞美,更是对文人精神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表现出作者对文化传承和艺术探索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胡文定公的崇敬。通过对书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自己在艺术探索中的谦卑态度。
刘子翚在哪个朝代生活?
诗中提到的“文定公”是谁?
“有如瀚海鸿,随波自浮沉”中“鸿”指的是?